[发明专利]润滑组合物有效
| 申请号: | 201480040891.1 | 申请日: | 2014-05-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928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 发明(设计)人: | D·N·伊万希克;E·E·德尔布里奇;Y·张;S·凯皮托斯蒂;C·L·弗兰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路博润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0M159/12 | 分类号: | C10M159/12;C10M169/04;C10M133/12;C10M133/16;C10N40/25;C10N30/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徐国栋;唐秀玲 |
| 地址: | 美国俄***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润滑 组合 | ||
本发明提供包含具有润滑粘度的油和N‑酰化芳族胺化合物的润滑组合物。本发明进一步涉及通过将所述润滑组合物供入内燃机中而润滑内燃机的方法。本发明进一步涉及N‑酰化芳族胺化合物作为TBN助促进剂的用途。
发明领域
本发明提供包含N-酰化芳族胺化合物和具有润滑粘度的油的润滑组合物。本发明进一步涉及润滑组合物在内燃机中的用途。本发明进一步涉及N-酰化芳族胺化合物提供给润滑剂碱性胺,同时降低和/或限制通常与含有碱性胺添加剂的润滑剂有关的有害效应如差密封相容性的用途。
已知润滑剂在其使用期间由于暴露于使用它们的装置的操作条件,特别是由于暴露于通过装置操作而产生的副产物而变得较无效。例如,发动机油在其使用期间部分地由于油暴露于酸性和助氧化剂副产物而变得较无效。这些副产物由燃料在使用油的装置如内燃机中的不完全燃烧而产生。这些副产物导致在发动机油中以及在发动机上的有害效应。该副产物可将润滑油中发现的烃氧化,得到羧酸和其它氧合物。氧化且酸性的烃然后接着导致腐蚀、磨损和沉积物问题。
将含碱添加剂加入润滑剂中以中和这类副产物,因此降低它们导致的对润滑剂如发动机油,以及所以对装置如发动机的危害。一段时间以来,过碱性钙或镁碳酸盐清净剂用作酸清除剂,中和这些副产物,所以保护润滑剂和装置。然而,过碱性酚盐和磺酸盐清净剂本身带有许多金属,如通过硫酸盐灰所测量的。关于柴油和客车润滑油的新工业升级设置了不断降低的关于硫酸盐灰的量的极限,并且扩大油中所容许的过碱性清净剂的量。仅由N、C、H和O组成的碱的来源是极理想的。
碱性胺添加剂为含灰过碱性金属清净剂的替选,特别是烷基和芳基胺。然而,碱性胺添加剂的添加可能导致其它有害效应。例如,已知烷基和一些芳族胺使含氟弹性体密封材料降解。一些碱性胺添加剂如琥珀酰亚胺分散剂含有多胺头基团,这提供给油碱来源。然而,认为这类胺导致含氟弹性体密封材料如Viton密封中的脱氢氟化。这是密封降解的第一步骤。密封降解导致密封故障,例如密封泄漏,这危害发动机性能以及可导致发动机损害。一般而言,在密封降解变成显著问题,从而限制可由这类添加剂提供的TBN的量以前,润滑剂的碱含量或总碱值(TBN)仅可通过该碱性胺适当地提高。
需要提供给润滑剂无灰碱而不导致有害效应的添加剂。原则上,需要提供给发动机油无灰碱而不提高密封降解和/或削弱密封相容性的碱性胺添加剂。
美国专利2,390,943涉及包含烃油和稳定成分组合的组合物。
美国专利2,369,090和3,856,690涉及对氧化降解稳定的润滑剂。
美国专利3,642,632涉及对在高性能条件下劣化具有改进的抗性的润滑剂组合物并关注燃气涡轮发动机,例如涡轮喷气、涡轮螺桨和涡轮风扇发动机。
美国专利2,771,368(Thompson,11/20/1956)涉及N-取代的三烷氧基苯胺作为有机化合物,包括燃料、矿物油和润滑油的稳定剂的用途。
美国专利4,234,434(Wulfers,02/14/1979)涉及二烷基苯胺作为加氢裂化油的稳定剂的用途。
WO/PCT申请2010/107882(Preston等人,09/23/2010)涉及邻氨基苯甲酸衍生物作为不导致危害密封的碱度的无灰胺衍生来源的用途。
美国申请2010/0160195(Cheng等人,06/24/2010)涉及包含N,N-二烷基化苯胺衍生物作为总碱值(TBN)的无灰助促进剂的润滑组合物。
美国申请2009/0156448(Bera等人,6/18/2009)涉及不具有高氮含量的N-取代苯二胺衍生物的迈克尔加合物形式的润滑组合物。
现在发现可将N-酰化芳族胺化合物加入润滑剂如发动机油中以提供碱。这些添加剂改进氧化和沉积物控制且不导致本领域技术人员由这类碱性胺添加剂预期的对密封性能的危害和腐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路博润公司,未经路博润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408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