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从含硫化铁矿石中回收硫化铜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40873.3 | 申请日: | 2014-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929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2 |
发明(设计)人: | G·阿诺德;I·哈曼;A·希钦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赢创德固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D1/02 | 分类号: | B03D1/02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72002 | 代理人: | 于辉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硫化 铁矿石 回收 硫化铜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从含硫化铁矿石中回收硫化铜精矿的方法,其提高了精矿品位以及硫化铜的回收,并且处理化学药剂的消耗低。
背景技术
从矿石中通过浮选回收硫化铜精矿的方法是最为常见的。矿石湿磨形成矿质浆,通常利用吸附在硫化铜矿物表面并使得硫化铜矿物表面更为疏水的捕集剂化合物来处理。然后气体穿过矿质浆形成气泡,矿质浆的疏水颗粒主要附在气泡的气/液相边界,并带着气泡浮起来,形成在矿质浆顶部。浮末从液体表面移除,从而回收硫化铜精矿。
大部分的硫化铜矿除了硫化铜以外含有硫化铁,目的在于获得硫化铜的选择性浮选,而硫化铁仍然留在浮选尾矿中。
US5110455公开了一种从沸腾硫化铁中分离硫化铜的方法,其使用氧化剂调节矿质浆,该氧化剂优选地为过氧化氢。该文献教导了加入一定数量的氧化剂,将矿质浆的氧化还原电势提高20-500mV。
Uribe-Salas等人,在Int.J.Miner.Process.,59(2000)的第69-83页中记载了通过在浮选之前加入过氧化氢将矿质浆的氧化还原电势提高0.1V从而提高了从黄铁矿基体中浮选出黄铜矿中的选择性。所加入的过氧化氢的量被调整为提供常量氧化还原电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人已经发现,在浮选之前或者期间,将少量过氧化氢加入到调节过的矿质浆中,不会提高矿质浆的氧化还原电势,但是相反地产生了降低氧化还原电势的效果,意外地,显著提高了精矿品位和硫化铜的回收。
本发明因此涉及从含硫化铁矿中回收硫化铜精矿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面的步骤:
利用研磨剂将矿石湿磨形成矿质浆,
利用捕集剂化合物调节矿质浆,形成已调节的矿质浆,及
对已调节的矿质浆进行浮选,以形成泡沫以及浮选尾矿,将泡沫和浮选尾矿分离,从而回收硫化铜精矿,
其中将过氧化氢在步骤b)和c)之间,或者在步骤c)期间以有效量加入到已调节的矿质浆中,以降低已调节的矿质浆的氧化还原电势。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了在实施例1的试验中氧化还原电势Eh和所添加的过氧化氢的量之间的关系。
图2显示了实施例2和3中累积铜精矿品位(y-轴)和累积铜回收率(x-轴)的关系曲线。
图3显示了实施例4试验中氧化还原电势Eh和所添加的过氧化氢的量之间的关系。
图4显示了实施例5到7中累积铜精矿品位(y-轴)和累积铜回收率(x-轴)的关系曲线。
图5显示了实施例8试验中氧化还原电势Eh和所添加的过氧化氢的量之间的关系。
图6显示了实施例9和10中累积铜精矿品位(y-轴)和累积铜回收率(x-轴)的关系曲线。
图7显示了实施例11试验中氧化还原电势Eh和所添加的过氧化氢的量之间的关系。
图8显示了实施例12和13中累积铜精矿品位(y-轴)和累积铜回收率(x-轴)的关系曲线。
发明详述
本发明的方法使用三步骤从含硫化铁矿中回收硫化铜精矿。
在本发明方法的第一步骤中,矿石利用研磨剂研磨形成矿质浆,即,研磨过的矿石的水悬浮液。研磨矿石的适宜研磨介质可从现有技术得知。优选地,研磨介质包括铁含量至少为90重量%的钢或者铸铁制成的研磨表面。研磨可以在使用研磨介质的现有技术中已知的任何磨机中进行。适宜的磨机为使用球体作为研磨介质的球磨机,或者为使用棒作为研磨介质的棒磨机,其中球磨机是优选的。磨机优选地具有耐磨材料衬里。
矿石湿磨形成矿质浆,即,研磨过的矿石的水悬浮液。矿石可以和水一起送入磨机。或者,矿石和水分别送入。研磨通常进行至50-200微米的中值粒径。优选地,矿石研磨为所谓的解离尺寸(liberation size),即最大中值粒径,在此范围内基本上所有的硫化铜暴露到颗粒表面,并且基本上没有硫化铜保持被包覆在颗粒内。
在本发明方法的第二步中,矿石利用捕集剂化合物调节,形成已调节的矿质浆。捕集剂化合物是在加入到矿质浆后被吸附在硫化铜表面并使得表面变为疏水性的化合物。适于硫化铜浮选的捕集剂化合物在本领域中是已知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赢创德固赛有限公司,未经赢创德固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408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儿童防护排放装置
- 下一篇:具有规则的变压吸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