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摸窗在审
申请号: | 201480040869.7 | 申请日: | 2014-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530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李承宪 | 申请(专利权)人: |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许向彤;李琳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摸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触摸窗。
背景技术
近来,经由通过诸如手写笔或手的输入装置触摸在显示装置上显示的图像而执行输入功能的触摸板已经被应用到各种电器。
所述触摸板可以代表性地被分类为电阻触摸板和电容触摸板。在电阻触摸板中,通过当向输入装置施加压力时根据在电极之间的连接而检测电阻的变化来检测触摸点的位置。在电容触摸板中,通过当用户的手指触摸在电容触摸板上时检测在电极之间的电容的变化来检测触摸点的位置。当考虑制造工艺的方便和感测功率时,电容触摸板近来已经在较小的模型中被关注。
同时,触摸板的感测电极电连接到导线,并且所述导线连接到外部电路,使得可以驱动触摸板。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在设计上的变化或在密度上的变化,可能在感测电极和导线之间出现短路。而且,感测电极可能因为感测电极的破损而未平滑地与导线进行电连接,所以电气特性可能变差。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表现出改进的可靠性的触摸窗。
技术方案
根据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摸窗,包括:感测电极,所述感测电极用于感测位置;导线,所述导线电连接到所述感测电极;以及,在所述感测电极与所述导线之间的加强电极(reinforcingelectrode)。
根据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摸窗,包括:感测电极,所述感测电极用于感测位置,并且所述感测电极包括第三图案;导线,所述导线电连接到所述感测电极;并且其中,所述感测电极包括被配置在靠近所述导线的区域处的加强部分,并且其中,所述加强部分包括与所述第三图案重叠(overlapping)的第四图案。
有益效果
根据实施例的触摸窗包括被配置在在所述感测电极和所述导线之间的加强电极。所述加强电极能够充分地保证与所述导线接触的面积。即,与感测电极直接地连接到导线的情况不同,感测电极通过加强电极连接到导线,使得可以保证足够的接触面积。因此,加强电极防止在感测电极和导线之间的短路,使得可以改善触摸窗的电气特性。另外,即使在感测电极中出现破损,感测电极也可以通过加强电极电连接到导线,使得可以改善可靠性。
具体地说,当感测电极具有网格形状时,可以通过加强电极来减弱感测电极与导线之间在密度上的迅速变化。因此,可以改善电气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图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触摸窗的示意平面图。
图2是图示了根据实施例的触摸窗的平面图。
图3是沿着图2的线Ⅰ-Ⅰ'所取的截面图。
图4是图示了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触摸窗的截面图。
图5是图示了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触摸窗的平面图。
图6至图9是沿着图5的线Ⅱ-Ⅱ'所取的截面图。
图10和图11是图示了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触摸窗的平面图。
图12是沿着图11的线Ⅲ-Ⅲ'所取的截面图。
图13至图16是图示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触摸窗的平面图。
图17是图示了其中根据实施例的触摸窗被配置在驱动器上的触摸装置的截面图。
图18至图20是图示了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触摸装置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实施例的下面的描述中,应当明白,当层(或膜)、区域、图案或结构被称为在另一个基板、另一层(或膜)、另一个区域、另一个焊盘或另一个图案之上或之下时,它可以直接地或间接地在另一个基板、层(或膜)、区域、焊盘或图案上,或者也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中间层。参考附图描述了层的这样的位置。
为了方便或清楚的目的,可能夸大、省略或示意地示出在附图中所示的每层的厚度和尺寸。另外,元件的尺寸不完全反映实际尺寸。
以下,将参考附图来描述实施例。
参见图1至图3,将描述根据实施例的触摸板。图1是图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触摸窗的示意平面图。图2是图示了根据实施例的触摸窗的平面图。图3是沿着图2的线Ⅰ-Ⅰ'所取的截面图。
参见图1和图2,根据实施例的触摸窗10包括基板100,所述基板100中限定了用于检测输入装置(例如,手指)的位置的有效区域AA和设置在有效区域AA的外围部分处的无效区域UA。
基板100可以包括玻璃基板或塑料基板,所述塑料基板包含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或树脂。然而,实施例不限于此。可以在基板100上形成用于形成感测电极200或导线300的各种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G伊诺特有限公司,未经LG伊诺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408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