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干燥装置、干燥方法及电池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39661.3 | 申请日: | 2014-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789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三浦雄三;佐藤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4/04 | 分类号: | H01M4/04;H01M4/139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11247 | 代理人: | 薛晓奇,段承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干燥 装置 方法 电池 制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干燥装置、干燥方法及电池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二次电池的电池用极板的制造步骤中使涂敷于极板心材的浆料(paste)干燥的干燥装置。在专利文献1的干燥装置中,在滚筒上卷绕电池用极板并且从喷嘴腔(nozzle channel)向电池用极板喷射干燥风。进一步,喷嘴腔具备能够独立地控制热风温度、风速及风向的槽喷嘴列。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14981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这样的干燥装置中,从生产率的观点出发,优选,高速干燥而使溶剂挥发。然而,如果使溶剂高速挥发,则粘结剂浓度变得不均匀。粘结剂会在表面偏析。例如,在溶剂的挥发速度比粘结剂的扩散速度快的情况下,表面的粘结剂浓度变高。由此,在专利文献1的干燥装置中,存在难以高速进行干燥这一问题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高速地进行干燥的干燥装置、干燥方法及电池的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为上述的干燥方法所涉及的干燥方法,是使含粘结剂与溶剂的电极层干燥的干燥方法,其中,具备:向涂敷于基材上的所述电极层的第1区域喷出气体使所述溶剂挥发的第1步骤;和向所述电极层的所述第1区域周围的第2区域喷出气体使所述溶剂挥发的第2步骤。由此,能够高速地进行干燥。
在上述的干燥方法中,也可以:在所述第1步骤中,使所述溶剂挥发,使得在所述电极层的表面,所述第1区域的所述粘结剂的浓度比所述第2区域的所述粘结剂的浓度高;在所述第2步骤中,使所述溶剂挥发,使得在所述电极层的表面,所述第1区域的所述粘结剂的浓度比所述第2区域的所述粘结剂的浓度低。由此,能够增加粘结剂的扩散方向,而且能够增大浓度梯度,所以能够高速地进行干燥。
在上述的制造方法中,也可以:所述第1区域与所述第2区域交错配置。由此,能够增加粘结剂的扩散方向,能够高速地进行干燥。
在上述的干燥方法中,也可以:反复交替进行所述第1步骤和所述第2步骤。由此,能够增加粘结剂的扩散方向,能够高速地及性能干燥。
在上述的干燥方法中,也可以:在所述第1步骤中,以使得气体不接触所述第2区域的方式,向所述第1区域喷出气体使所述溶剂挥发;在所述第2步骤中,以使得气体不接触所述第1区域的方式,向所述第2区域喷出气体使所述溶剂挥发。由此,能够提高粘结剂的浓度梯度,所以能够高速地进行干燥。
在上述的干燥方法中,也可以:在所述第1步骤中,向所述第2区域喷射气体,使得所述第1区域中的所述溶剂的挥发速度比所述第2区域中的所述溶剂的挥发速度快;在所述第2步骤中,向所述第1区域喷射气体,使得所述第2区域中的所述溶剂的挥发速度比所述第1区域中的所述溶剂的挥发速度快。由此,能够增加粘结剂的扩散方向,能够高速地进行干燥。
在上述的干燥方法中,也可以:在所述第1步骤中,向所述第2区域喷出比向所述第1区域喷出的气体低温的气体;在所述第2步骤中,向所述第1区域喷出比向所述第2区域喷出的气体低温的气体。由此,能够简便地进行高速的干燥。
在上述的干燥方法中,也可以:在所述第1步骤中,向所述第2区域喷出风量比向所述第1区域喷出的气体的风量小的气体;在所述第2步骤中,向所述第1区域喷出风量比向所述第2区域喷出的气体的风量小的气体。由此,能够简便地进行高速的干燥。
在上述的干燥方法中,也可以:在所述第1步骤中,从所述第1区域向第2区域喷射气体;在所述第2步骤中,从所述第2区域向第1区域喷射气体。由此,能够简便地进行高速的干燥。
在上述的干燥方法中,也可以:在所述第1及第2步骤的各个步骤中,不使电极层相对于气体的喷出口的相对位置移动地喷出气体。由此,能够简便地进行高速的干燥。
在上述的干燥方法中,也可以:在所述第1及第2步骤的各个步骤中,一边使电极层相对于气体的喷出口的相对位置移动,一边喷出气体。由此,能够简便地进行高速的干燥。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池的制造方法具备:在基材上涂敷含粘结剂与溶剂的电极层的步骤;和通过上述干燥方法使所述电极层干燥的步骤。由此,能够使生产率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396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