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层状乳化物结构的经皮药物传递系统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80038486.6 申请日: 2014-07-01
公开(公告)号: CN105358134B 公开(公告)日: 2019-05-31
发明(设计)人: 郑世奎;朴智砚;金珉硕;林钟美 申请(专利权)人: 株式会社新药
主分类号: A61K9/107 分类号: A61K9/107;A61K9/06;A61K31/573;A61K31/19
代理公司: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代理人: 刘成春;王朋飞
地址: 韩国大*** 国省代码: 韩国;KR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多层 乳化 结构 药物 传递 系统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经皮吸收的传递系统,其为多层状乳化物结构的经皮药物传递系统,所述多层状乳化物结构的经皮药物传递系统包含:含有长链酰胺、固醇类、脂肪酸及脂肪醇的脂质;乳化剂;油;以及至少一种以上的经皮给药用药物。根据本发明的多层状结构的经皮药物传递系统具有可在人体的角质细胞间脂质中见到的由层状结构重复而成的薄片结构,从而不仅具有优异的皮肤屏障效果,而且药物通过皮肤脂质而被有效分配,从而能够实现优异的药物传递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经皮给药用药物传递系统,所述经皮给药用药物传递系统利用具有能够提高皮肤角质层内有效成分分配的特性的组合物。

背景技术

皮肤的表皮层由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棘层及基底层组成,其中,角质层存在于皮肤的最外壳层,起到防止水分流失,以及使人体免受外部环境有害污染物的伤害的第一道防御作用,是人体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上述的角质层主要由角质细胞和角质细胞间脂质组成。其中,角质细胞作为从表皮的基底层中分化而生成的细胞,由被称为角蛋白的蛋白质组成,并且这些角质细胞之间填充有角质细胞间脂质,并且角质细胞间脂质主要由神经酰胺、胆固醇及脂肪酸等组成。已知角质细胞间脂质在正常状态的皮肤中,以多层状的薄片结构存在,是皮肤所显示出的非常低的物质渗透率的物理性根基。这种低的渗透率是皮肤表皮渗透屏障(epidermalpermeability barrier)功能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皮肤屏障功能还起到保湿皮肤,以及保护物理性、化学性、微生物学性的作用。

对于这些角质层的结构特征和根据其的组成成分的作用,尤其是对于显示出多层状结构的角质细胞间脂质的作用的理论,美国加利福尼亚旧金山州立大学皮肤科学教室的Peter M.Elias在1970年代通过“砖和灰浆(Brick and Mortar)模型”被最初公开。之后通过后续的研究证明了这种模型的有效性(The Characterization of Molecul arOrganization of multilamellar Emulsions Containing Pseudocerami de and TypeIII Synthetic Ceramide.J Invest Dermatol.2003 Oct;121(4):794-801.)。

药物传递系统是通过最小化药物的副作用,并且最大化功效及效果来使所需量的药物能够有效传递的医药技术。药物通过口服、注射、经皮、粘膜及移植等多种途径来传递,其中,经皮药物传递能够容易调节药物的药物传递量,并且没有全身作用,能够避免肠道吸收时所产生的药物变性,从而能够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

如上所述,角质细胞间脂质的多层状结构将成为皮肤具有的非常低的渗透性的物理性根基。然而,对于经皮药物传递系统(transder mal drug delivery system)或外用剂(topical formulation)来说,这种低渗透性对开发有效的制剂方面一直是最大障碍。目前为止,开发的经皮药物传递系统或外用剂是主要用于克服这种问题的方法,一直使用的方法为通过物理性或化学性方法来使角质细胞间脂质的多层状结构变形或破坏等的方法。

在经皮药物传递系统中,通过角质层的药物传递途径为:1)从基材中释放(dissolution)药物,2)释放出的药物被分配到角质层,尤其被分配到角质细胞间脂质(partitioning)后,3)药物通过角质细胞间脂质扩散(diffusion),并通过角质层,4)在角质层和颗粒层的交界部位产生药物的分配,同时药物移动到颗粒层,5)再次经过扩散到颗粒层、棘层及基底层的一系列过程。这种过程可以说明为药物从基材中被释放后“分配-扩散”的过程重复进行。根据药物在基材和角质层之间具有何种分配系数,更详细地,根据药物在基材和角质细胞间脂质间具有何种的分配系数,药物在角质层内的分配会有不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新药,未经株式会社新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384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