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跟踪系统及跟踪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38066.8 | 申请日: | 2014-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790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上乡直也;酒井雄二;齐藤雅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Q3/08 | 分类号: | H01Q3/08;G01S7/03;G01S13/6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1100 | 代理人: | 熊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跟踪 系统 方法 程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跟踪目标物的跟踪系统及跟踪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基于预先得到的卫星轨道预测值来控制天线的驱动轴,并使天线的波束方向跟踪卫星。
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三轴控制天线装置进行如下动作,在天线的波束方向为设定仰角以下时,对分别驱动控制的三轴的驱动输入中的两轴的驱动输入提供输入,在天线的波束方向为设定仰角以上时,向所有三轴的驱动输入提供输入。接着,在切换到三轴驱动后,向三轴中特定的轴的驱动输入提供由三轴的当前值的运算求得的该特定的轴的值。
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卫星跟踪天线驱动控制装置利用程序跟踪方式,每隔规定的时间间隔来计算出指向卫星的程序预测角度,其中,程序跟踪方式为如下方法:基于预先得到的卫星轨道预测信息来驱动方位/仰角安装方式或X/Y安装方式的天线来跟踪卫星。另外,在基于程序预测角度预测到卫星通过天顶附近的情况下,将X/Y坐标选为用于插值处理的坐标,该插值处理用于以比上述时间间隔要短的时间间隔来计算出指向卫星的程序指令角度。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7-20254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1-23762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例如,在卫星环绕准天顶轨道的8字轨道的情况下,若天线的天顶位于8字内侧,且驱动方位轴及仰角轴以控制天线的波束方向,则方位角旋转360度以上,因此需要重新卷绕电缆。也就是说,对一个卫星设置一个天线的情况下,天线无法始终与卫星进行通信。另外,准天顶卫星的轨道会因扰动而稍向东西方向移动,因此天线的天顶可能位于8字内侧也可能位于8字外侧。在天线的天顶位于8字外侧的情况下,无需重新卷绕电缆,但在天线的天顶位于8字内侧的情况下,需要如上所述那样重新卷绕电缆。在使用X/Y安装方式的天线的情况下,即使天线的天顶位于8字内侧也无需重新卷绕电缆,但天线装置会变大。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而得以完成,其目的在于,跟踪目标物而无需重新卷绕电缆。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手段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跟踪系统驱动天线的驱动轴来使天线的波束方向跟踪目标物以从目标物接收信号,该跟踪系统具备旋转判断部、轨道判断部以及跟踪部。旋转判断部基于目标物的位置的预测值、即轨道预测值,来判断跟踪目标物的天线的方位角是否在预定时间内超过预定旋转范围来进行旋转。在旋转判断部判断为超过旋转范围来进行旋转的情况下,轨道判断部判断基于轨道预测值的目标物的推定位置、或基于目标物的轨道信息的目标物的推定位置是否位于方位角从基准值超过旋转范围来进行旋转、且在将驱动轴的方位轴的角度设为方位角所能取的预定值的状态下能驱动驱动轴的交叉仰角轴(cross elevation axis)的可驱动范围内。在旋转判断部判断为超过旋转范围来进行旋转时目标物的推定位置位于可驱动范围内的期间,跟踪部在将方位轴的角度设定为预定值的状态下,根据基于所接收到的信号而生成的表示天线的波束方向的误差的角度误差信号、或轨道预测值,来驱动驱动轴的仰角轴及交叉仰角轴,使天线的波束方向跟踪目标物,在旋转判断部判断为超过旋转范围来进行旋转时目标物的推定位置不在可驱动范围内的期间,或者旋转判断部判断为未超过旋转范围来进行旋转的情况下,根据角度误差信号或轨道预测值来驱动方位轴及仰角轴,以使得天线的波束方向跟踪目标物。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目标物的推定位置位于如下范围内的期间,将方位轴的角度设为预定值,以驱动天线的驱动轴,从而能跟踪目标物而无需重新卷绕电缆,所述范围是跟踪目标物的天线的方位角从基准值超过旋转范围来进行旋转、且在将方位轴的角度设为上述范围中方位轴所能取得的预定值的状态下能驱动交叉仰角轴的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跟踪系统的结构例的框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天线的安装结构互相的关系的示意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天线的示例的图。
图4是实施方式1中的电缆卷取机构的立体图。
图5是实施方式1中的电缆卷取机构的立体图。
图6是将实施方式1中的AZ轴旋转45度后的电缆卷取机构的立体图。
图7是将实施方式1中的AZ轴旋转180度后的电缆卷取机构的立体图。
图8是将实施方式1中的AZ轴旋转270度后的电缆卷取机构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380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