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终端装置、基站装置以及通信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80036576.1 | 申请日: | 2014-07-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403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4 |
| 发明(设计)人: | 相羽立志;铃木翔一;横枕一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普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4W52/30 | 分类号: | H04W52/30;H04W24/10 |
| 代理公司: | 44334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汪飞亚 |
| 地址: | 日本大阪***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终端 装置 基站 通信 方法 以及 集成电路 | ||
1.一种终端装置,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包括:
接收部,使用上位层的信号而接收表示第一子帧集以及第二子帧集的第一信息,通过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而接收表示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的第二信息;
发送功率处理部,有关对于某子帧的功率余量的计算,若所述某子帧属于所述第一子帧集,则使用第一参数集而计算所述功率余量,若所述某子帧属于所述第二子帧集,则使用第二参数集而计算所述功率余量;以及
发送部,通过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而发送所述计算出的功率余量,所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是通过所述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而被指示为上行链路子帧的子帧中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
所述第一参数集包含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
所述第二参数集包含第三参数和第四参数,
所述第一参数以及所述第三参数表示对路径损耗相乘的系数,
所述第二参数以及所述第四参数通过表示对于所述第二参数以及所述第四参数的积累为有效还是无效的第五参数而被提供。
2.一种基站装置,与终端装置进行通信,包括:
发送部,使用上位层的信号而发送表示第一子帧集以及第二子帧集的第一信息,通过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而发送表示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的第二信息;以及
接收部,通过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而接收对于某子帧的功率余量,所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是通过所述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而被指示为上行链路子帧的子帧中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
若所述某子帧属于所述第一子帧集,则使用第一参数集而计算所述功率余量,
若所述某子帧属于所述第二子帧集,则使用第二参数集而计算所述功率余量,
所述第一参数集包含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
所述第二参数集包含第三参数和第四参数,
所述第一参数以及所述第三参数表示对路径损耗相乘的系数,
所述第二参数以及所述第四参数通过表示对于所述第二参数以及所述第四参数的积累为有效还是无效的第五参数而被提供。
3.一种通信方法,用于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终端装置,该通信方法具有如下步骤:
使用上位层的信号而接收表示第一子帧集和第二子帧集的第一信息,
通过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而接收表示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的第二信息,
有关对于某子帧的功率余量的计算,
若所述某子帧属于所述第一子帧集,则使用第一参数集而计算所述功率余量,
若所述某子帧属于所述第二子帧集,则使用第二参数集而计算所述功率余量,
通过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而发送所述计算出的功率余量,所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是通过所述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而被指示为上行链路子帧的子帧中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
所述第一参数集包含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
所述第二参数集包含第三参数和第四参数,
所述第一参数以及所述第三参数表示对路径损耗相乘的系数,
所述第二参数以及所述第四参数通过表示对于所述第二参数以及所述第四参数的积累为有效还是无效的第五参数而被提供。
4.一种通信方法,用于与终端装置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该通信方法具有如下步骤:
使用上位层的信号而发送表示第一子帧集和第二子帧集的信息,
通过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而发送表示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的第二信息,
通过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而接收对于某子帧的功率余量,所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是通过所述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而被指示为上行链路子帧的子帧中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
若所述某子帧属于所述第一子帧集,则使用第一参数集而计算所述功率余量,
若所述某子帧属于所述第二子帧集,则使用第二参数集而计算所述功率余量,
所述第一参数集包含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
所述第二参数集包含第三参数和第四参数,
所述第一参数以及所述第三参数表示对路径损耗相乘的系数,
所述第二参数以及所述第四参数通过表示对于所述第二参数以及所述第四参数的积累为有效还是无效的第五参数而被提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普株式会社,未经夏普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3657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