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插座在审
申请号: | 201480035645.7 | 申请日: | 2014-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398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发明(设计)人: | 近藤祥;箱崎悟史;我妻弘嗣 | 申请(专利权)人: | TOTO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6/42 | 分类号: | G02B6/42;G02B6/38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90 | 代理人: | 周善来;王玉玲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方式一般涉及光通信用的光收发器模块,尤其涉及适于高速通信用模块的光插座。
背景技术
光插座在光通信用收发器的光模块中被用作光学连接光纤连接器与受光元件或发光元件等光元件的零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近年来随着IP通信量的增加而要求有光通信用收发器的高速化。通常,采用有插座型光模块的收发器等的形状已被标准化,因而当对从作为光学元件之一的半导体激光器射出的光信号的调制速度进行高速化时,则电路所需空间变大,从而要求光模块的小型化。
半导体激光器元件的模场直径一般比用作光信号传输路径的光纤的芯线直径即10μm更小。
近年来由于使光收发器的通信速度更加高速化而也采用有如下构造的光模块:即在单一的模块内具有多个半导体激光器,使从各半导体激光器射出的光在形成于板状构件内部的光波导路内合波为1个波导路,之后与光插座的光纤光学地耦合。在这些光模块中,为了进行小型化而需要对具有前述光波导路的板状构件进行小型化,因而存在有光波导路的芯线直径变小的倾向。
在取代发光元件而应用有受光元件的光模块中,为了用于更加高速、更加长距离的通信用途,而存在有减小受光元件的受光直径的倾向。
为了防止在光学元件的模场直径与光纤芯线直径之间存在有差别的情况下,用于将从半导体激光器元件射出的光聚光于光纤芯线或用于将从光纤芯线射出的光聚光于受光元件的透镜需要具有倍率功能,但同时导致模块全长变长,而已知有使光纤的光学元件侧端面的一部分的光纤芯线直径减小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但是,如专利文献2的图1或图2所示那样,为了使通常的光纤的外径保持一定并对芯线直径进行变换,需要在光纤中局部地加入折射率控制用添加剂,但是由于采用该方法不仅作业方法繁杂而且管理项目非常多,因此存在有难以经济地进行生产的问题。
另外,在如图3那样使光纤顶端的外径变化而使顶端部的芯线直径变化的情况下,虽然与上述不同而可以经济地进行生产,但是存在有以下问题,即,为了使光纤端面的芯线直径变化,因减小了光纤的外径而强度降低的部分露出到套管的外侧,从而导致折损光纤或裂纹多发等的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10-18186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国专利第4883969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形态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光插座,能够通过减小光纤的光学元件侧端面的芯线而一边有助于缩短光模块全长,一边确保光纤的变形部分的强度以防止折损或裂纹的发生,且能够通过抑制光模块使用时的光纤移动来防止耦合效率的降低。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形态,提供一种光插座,具备:短光纤插芯,包含具有用于导通光的芯线和金属包层的光纤、具有固定前述光纤的通孔的套管、及将前述光纤固定于前述套管的弹性构件;及保持前述短光纤插芯的保持具,其特征在于,前述光纤跨全域被配设于前述通孔内且具有芯线直径及光纤外径朝向前述套管的与插头套管光学连接侧的相反侧的端面逐渐变小的部分,且前述弹性构件被填充在前述光纤与前述通孔的内壁之间的空间内。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光插座的模式剖面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短光纤插芯的放大剖面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光插座的模式剖面图。
图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短光纤插芯的放大剖面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光纤尾纤模块的模式剖面图。
图6(a)~图6(c)是例示关于芯线直径的解析条件及解析结果的一个例子的模式图。
图7(a)~图7(c)是例示关于芯线直径的解析结果的另一个例子的模式图。
图8是例示关于光源与光纤中心的偏移量、损失的解析结果的一个例子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发明是一种光插座,具备:短光纤插芯,包含具有用于导通光的芯线和金属包层的光纤、具有固定前述光纤的通孔的套管、及将前述光纤固定于前述套管的弹性构件;及保持前述短光纤插芯的保持具,其特征在于,前述光纤跨全域被配设于前述通孔内且具有芯线直径及光纤外径朝向前述套管的与插头套管光学连接侧的相反侧的端面逐渐变小的部分,前述弹性构件被填充在前述光纤与前述通孔的内壁之间的空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OTO株式会社,未经TOTO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356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