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梯制动力和距离传感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480034976.9 | 申请日: | 2014-0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084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 发明(设计)人: | 卢茨·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L1/12 | 分类号: | G01L1/12;G01L3/10;F16D66/02;B66B5/00;G01B7/02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杨娟奕 |
| 地址: | 瑞士赫尔*** | 国省代码: | 瑞士;CH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制动 距离 传感器 | ||
具有嵌入的传感器装置的电梯制动系统和电梯制动衬垫,以检测电梯制动系统和电梯制动衬垫的相关参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制动器和电梯制动衬垫,具体地,涉及允许确定电梯制动器和电梯制动衬垫状态的基本参数的电梯制动器和电梯制动衬垫。
背景技术
对于电梯制动系统的用户重要的是需要了解已知电梯制动系统的状况、它现在正怎样有效地运行以及何时需要检修。换言之,对于用户重要的是其依赖于电梯制动系统的功能和性能。为了监测电梯制动系统,需要检测、测量、处理和分析许多不同的物理参数。使用通常的传感技术来设计和建造这样的传感器系统将是相当复杂的,体积较大,并且还可能是高成本的。电梯制动系统的一个重要的物理参数是实际施加的电梯制动力,该电梯制动力是机械力,使用该机械力电梯制动衬垫被“压”靠在电梯制动盘或电梯制动鼓上。不仅剩余的寿命,电梯制动衬垫和电梯制动盘/鼓等的几何形状也可能是相关参数。
WO 2012/101091描述了一种非接触距离传感器,非接触距离传感器用于评估制动介质与运动物体之间的距离。类似地,WO2012/152720公开了一种非接触测量传感器,该非接触测量传感器用于以非接触方式测量与被感测物体的距离,相对于被感测物体的运动,被感测物体的速度,施加于被感测物体的扭矩以及施加于被感测物体的力中的至少一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进的电梯制动器和改进的电梯制动衬垫,其允许在运行期间可靠地分析电梯制动器的状况和电梯制动衬垫的状况。
根据示例性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梯制动器,其包括底盘结构、能够在底盘结构上移动的移动结构、具有第一摩擦表面的第一电梯制动元件、具有第二摩擦表面的第二电梯制动元件以及控制和评价单元,其中,第一电梯制动元件和第二电梯制动元件中的一个可移动地安装至底盘结构上,并且第一电梯制动元件和第二电梯制动元件中的另一个安装至移动结构上,其中,第一电梯制动元件和第二电梯制动元件被设置为在第一摩擦表面朝向第二摩擦表面的情况下被压向彼此,其中,第一电梯制动元件和第二电梯制动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具有摩擦表面的磨损层、磁场产生装置和磁场传感装置,其中,控制和评价单元适于驱动磁场产生装置,以在磨损层中产生磁通量,并且控制和评价单元适于基于从磁场传感装置接收的信号确定电梯制动器的状况,尤其是磨损层的状况。
因此,电梯制动器和电梯制动衬垫的状况可以被分别分析。一个电梯制动元件(例如电梯制动衬垫)可以可移动地安装至底盘结构上并且可以被压向安装至移动部件上的另一个电梯制动元件。另一个电梯制动元件可以是电梯制动盘或鼓,而所述一个电梯制动元件可以分别是用于电梯制动盘和鼓的电梯制动衬垫。移动部件可以进行旋转运动或直线运动或其组合。电梯制动器的状况、尤其是磨损层的状况可以包括施加在摩擦表面之间的力、摩擦表面之间的距离、电梯制动元件相对彼此的运动、磨损层的磨损,但不限于此。电梯制动元件(至少一个可以为电梯制动衬垫)之间的力以及电梯制动器的移动部件和固定部件相对于彼此的几何形状可以影响磁场产生装置产生的磁场和/或磁通量。磁场的改变可以被用来分析施加给电梯制动器的力或分析例如电梯制动衬垫与电梯制动盘或鼓之间的距离。然而,还可以检测所述元件相对于彼此的运动和例如由磨损引起的几何形状的改变。
根据示例性的实施例,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中的一个包括通量集中器,并且磁场产生装置包括围绕通量集中器缠绕的磁场产生线圈装置,并且其中,控制单元适于驱动磁场产生线圈装置,以在通量集中器中产生磁通量。
因此,通量可以被集中并且磁场可以被很好地限定用于测量目的。特别地,磁场强度可以集中在用于测量目的相关的位置。成围绕通量集中器缠绕的线圈形式的磁场产生器允许产生交替的通量。
根据示例性的实施例,磁场传感装置包括围绕通量集中器缠绕的传感线圈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因温特奥股份公司,未经因温特奥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349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