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回传终端、基站及无线网络流量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34867.7 | 申请日: | 2014-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9356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钟毅;吴爱明;易甫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8/10 | 分类号: | H04W28/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终端 基站 无线 网络流量 控制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了回传终端、基站及无线网络流量控制方法。所述回传终端确定自身处理器的状态;当所述处理器处于过载状态时,所述回传终端确定所述处理器的当前处理能力;所述回传终端根据所述处理器的当前处理能力,生成过载控制OLC信息,该OLC信息包括OLC传输块大小TBS信息或所述处理器的当前处理能力,其中所述OLC TBS信息是根据所述处理器的当前处理能力确定的;所述回传终端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OLC信息。采用本发明可以根据回传终端处理器的真实状态,控制基站调度回传终端的机制,以减少因回传终端过载导致的不符合QoS要求的丢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回传终端、基站及无线网络流量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无线网络数据传输量日益增加,为了解决基站或WiFi接入点(access point,AP)的传输问题,无线回传(wireless backhaul)系统的应用日益广泛。目前,一种无线回传系统由基站(base station,BS)和终端组成,该终端又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与BS之间通过空口(air interface)进行数据传输。为了和无线网络中的普通终端,即不用于回传的终端区分开来,又可以将无线回传系统中用于回传的终端称为回传终端。但需要说明的是,回传终端也是一种终端,与普通终端遵循相同的协议要求。
在无线系统中,BS根据下行数据在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缓存中的数据量,结合下行信道质量,调度终端,例如,确定出分配给终端的下行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数,传输块大小索引(transport block size index,TBS Index),以及采用的调制方式。由于回传终端与普通终端遵循相同的协议要求,因此BS是在不知道回传终端的处理能力的情况下调度该回传终端的,而回传终端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BS在不知道回传终端处理能力的情况下,会给回传终端下发超出其处理能力的数据,回传终端处理不过来导致过载。回传终端过载后,会导致过载丢包。目前,为了保证用户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过载流量控制的方式是按照Qos优先级进行的,但回传终端自身不具备按照Qos进行流量控制的机制,因此,当其接收的数据超过其自身的处理能力时,所出现的丢包在无线回传系统之外看来,是未按照Qos优先级进行处理的丢包,导致下行不符合Qos流量控制策略。
为解决以上问题,目前,回传终端在接入BS时,会上报该回传终端的理论能力,以便BS在进行调度时,考虑到该回传终端的能力,使得传输到回传终端的数据不会超过其能力,来避免丢包。但是,研究发现,在这种处理方式下,仍然存在不满足Qos要求的丢包。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回传终端、基站及无线网络流量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不满足Qos要求的丢包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回传终端。所述回传终端用于无线回传系统中,所述无线回传系统包括所述回传终端和基站,所述回传终端与所述基站之间通过空口传输数据。所述回传终端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自身处理器的状态;且进一步用于当所述处理器处于过载状态时,确定所述处理器的当前处理能力;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处理器的当前处理能力,生成过载控制OLC信息,该OLC信息包括OLC传输块大小TBS信息或所述处理器的当前处理能力,其中所述OLC TBS信息是根据所述处理器的当前处理能力确定的;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OLC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OLC TBS信息为OLCTBS或用于指示所述OLC TBS的OLC TBS索引OT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348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