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力转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34841.2 | 申请日: | 2014-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0884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滨埜晃嗣;井堀敏;广田雅之;山崎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产机系统 |
主分类号: | H02M7/48 | 分类号: | H02M7/48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22 | 代理人: | 龙淳,李炬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 转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电力转换装置的逆变器作为交流电动机的速度控制装置广泛用于工业界以及家电产品中。
电力转换装置通过使IGBT等功率半导体元件(电力用半导体元件)开关驱动,进行电压和频率的可变控制,但为了实现小型化,使用将保护电路等外围电路组装到同一封装内的半导体组件,即IPM(intelligent power module:智能功率组件)。
而另一方面,对高效率化、小型化和价格低廉化的需求强烈,加工技术的微细化带来的半导体芯片的尺寸缩小(shrink)和高性能化,使得针对相同的额定电流能够利用相比现有封装更小型的封装来实现。
但是,提高半导体组件制造上的自由度被得到重视,在组件结构上,有可能不一定与用户的需求匹配。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88414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富士电机技报2012 vol.85 no.6P.426-429
发明内容
发明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专利文献1的[0051]段记载如下:“将盖部20c载置到基板50上的结果是,多个引线框23与基板50上的多个金属箔12接触。并且,对接触的部分进行软钎焊(焊接),将各个引线框23与各金属箔12电连接。另外,通过将引线框23与各自的金属箔12接合,将盖部20c固定在基板50上。”。
另外,在非专利文献1的426页左栏第21行至第24行记载如下:“作为新型的小容量IGBT组件,研发出了带制动的逆变器、转换器用组件‘小型柔性PIM(Power Integrated Module,功率集成组件)’并将其系列化。”,此外在第426页左栏第27行至右上栏第二行记载如下:“在结构方面与现有技术的IGBT组件产品不同,但通过不使用铜基实现了大幅小型化和轻量化。”。
而且,在第427页的左上,图1中登载了作为半导体组件的小型柔性PIM的外观照片。照片上公开了贯穿引线框(引线端子)的开口部、引线框没有贯穿的空的开口部、封装胶注入用开口部,在第426页右栏第18行至第20行记载如下:“与现有产品中相同额定电流的M711封装相比,小型柔性PIM能够减小45%的安装面积,75%的质量。因此非常有助于顾客装置的小型化和低成本化。”。
专利文献1和非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在功率半导体组件的上表面贯穿引线框(引线端子)的开口部和没有引线框贯穿的空的开口部。通过设置多个开口部,能够提高功率半导体组件制造上的自由度。但是当功率半导体内部的半导体芯片的安装位置或另外追加半导体芯片等制造顾客专用的定制功率半导体组件的情况下,只要预先设置多个开口部,就能够将引线框设置在自由的部位,对定制功率半导体组件来说,也能够共用标准的功率半导体组件壳体,这是制造上的优点。
但是,因为周围的空气能通过没有引线框贯穿的空的开口部和封装胶注入用的开口部供给到组件内部,所以当功率半导体发生破坏时,容易与周围的空气结合而容易起火。
现有的功率半导体组件由硬树脂或盖构成,所以在结构上当功率半导体发生破坏时,难以与周围的空气容易结合。
即,存在这样的问题,即当功率半导体发生破坏时的组件内部的内压上升使异常发热导致的火苗从开口部等喷出,与空气结合延烧到电力转换装置内部的其他部分等,有可能引发电力转换装置的二次延烧。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上述目的和实现的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电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功率半导体;冷却功率半导体的冷却翅片;配置在上述功率半导体与上述冷却翅片之间的、包括与上述功率半导体的形状相配的开口部的第一壳体;和覆盖设置于上述功率半导体的引线端子用的开口部的第二壳体。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防止当功率半导体发生破坏时内部发生的异常发热导致的火苗从没有引线框贯通的空的开口部或封装胶注入用开口部等喷出而延烧到电力转换装置内部的其他部件等所引起的二次延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电力转换装置的结构图的一例。
图2是本发明的电力转换装置的概观图的一例。
图3(a)是本发明的电力转换装置的定位壳体16的概观图(第一方式)的一例。
图3(b)是本发明的电力转换装置的定位壳体16的概观图(第一方式)的一例。
图3(c)是本发明的电力转换装置的定位壳体16的概观图(第一方式)的一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产机系统,未经株式会社日立产机系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348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运行电动风扇驱动器的方法和设备
- 下一篇:用于辨别电弧的方法与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