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输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33799.2 | 申请日: | 2014-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079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末松绫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5H27/00 | 分类号: | B65H27/00;B65H23/18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李洋,青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送装置。
本申请基于2013年7月31日申请的日本国特愿2013-159972号主张优先权,在此引用其内容。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输送带状的薄膜的输送装置,已知有专利文献1的输送装置。专利文献1的输送装置具备与马达等驱动源连接的辊、检测辊的旋转角度的旋转编码器。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09-196750号公报
然而,根据设置旋转编码器的辊的位置不同,存在薄膜和辊滑动的情况。尤其若使薄膜的输送速度增大,则上述滑动的产生变得显著。在这种情况下,辊的旋转速度与薄膜的实际的输送速度相比变慢。因此,存在不能够正确地测定薄膜的输送量这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正确地测定薄膜的输送量的输送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单元。
(1)本发明的一方式的输送装置包括:输送线,其输送带状的薄膜;多个辊,其构成上述输送线;以及测长器,其测定上述薄膜的输送量,上述测长器被设置于上述多个辊中的至少一个辊,在设置了上述测长器的上述辊的外周面设置有第一区域、以及与上述第一区域相比摩擦力较大的第二区域,上述第一区域被设置于与上述辊的中心轴平行的上述辊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上述第二区域被设置于上述辊的宽度方向的端部。
(2)在上述(1)的方式中,上述第二区域也可以是在上述辊卷绕了胶带的区域。
(3)在上述(1)或者(2)的方式中,设置了上述测长器的上述辊也可以与上述薄膜的表面以夹角90°以上的角度接触。
(4)在上述(1)至(3)的任意一个方式中,设置了上述测长器的上述辊也可以是驱动辊。
(5)在上述(1)至(4)的任意一个方式中,也可以为,上述薄膜是包括偏振器、以及夹持上述偏振器的一对保护薄膜的偏振薄膜,在上述薄膜设置形成上述偏振器的形成区域、以及未形成上述偏振器的非形成区域,上述形成区域被设置于与上述薄膜的输送方向正交的上述薄膜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上述非形成区域被设置于上述薄膜的宽度方向的端部,上述第一区域构成为与上述薄膜的上述形成区域接触,上述第二区域构成为与上述薄膜的上述非形成区域接触。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正确地测定薄膜的输送量的输送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输送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2是表示带状的薄膜的局部剖面立体图。
图3A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辊的示意图。
图3B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辊的示意图。
图4是用于说明通过辊输送薄膜时的夹角的图。
图5是表示第一变形例的辊的示意图。
图6是表示第二变形例的辊的示意图。
图7是表示第三变形例的辊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该实施方式。应予说明,在以下的全部的附图中,为了使实施方式清楚,使各构成要素的尺寸、比率等适当地不同。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以及附图中对相同或者相当的要素标注相同的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输送装置1的概略结构图。输送装置1输送薄膜F。薄膜F是具有挠性的带状的薄膜即可,不对其材料、构成进行特别限定。
如图1所示那样,输送装置1具备第一线2、第二线3以及第三线4。由第一线2、第二线3、第三线4形成带状的薄膜F的输送线L(输送带状的薄膜的输送线)。
在各线2~4设置有形成薄膜F的输送路线的多个辊(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引导辊30、33、36、39、夹持辊31、32、34、35、37、38)。输送装置1的各部由作为电子控制装置的控制装置15统一控制。
第一线2制造薄膜F并输送。如图2所示那样,本实施方式的薄膜F是包括偏振器F1、以及夹入偏振器F1的一对保护薄膜F2、F3的偏振薄膜。应予说明,在图2中,对于偏振器F1、保护薄膜F2、F3等带状的部件,将输送方向称作长边方向(图2中的纵深方向),将与长边方向正交的方向称作宽度方向(图2中的左右方向)。另外,在图2中,将薄膜F的厚度方向(图2中的上下方向)进行放大显示,但实际的厚度相对于宽度方向的大小极其薄。
在本实施方式中,偏振器F1的宽度与保护薄膜F2、F3的宽度相比较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住友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337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