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纳米粒子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32633.9 | 申请日: | 2014-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0780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金洸贤;黃教贤;金相勋;赵俊衍 | 申请(专利权)人: | LG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2F1/00 | 分类号: | B22F1/00;B22F9/24;B82B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27 | 代理人: | 李静,黄丽娟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纳米 粒子 | ||
1.一种金属纳米粒子,该金属纳米粒子由包括下述步骤的方法形成:
形成溶液,所述溶液包含溶剂、在溶剂中提供第一金属离子或包含第一金属离子的原子团离子的第一金属盐、在溶剂中提供第二金属离子或包含第二金属离子的原子团离子的第二金属盐、在溶剂中形成胶束的第一表面活性剂,和在溶剂中与所述第一表面活性剂一起形成胶束的第二表面活性剂;以及
向所述溶液中加入还原剂,形成金属纳米粒子,
其中,该金属纳米粒子包括一个或多个包含第一金属、第二金属、第一表面活性剂和第二表面活性剂的碗型粒子,并且
所述碗型粒子的粒径为1nm至30n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纳米粒子,其中,该金属纳米粒子由一个所述碗型粒子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纳米粒子,其中,该金属纳米粒子为两个所述碗型粒子相互接触的形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属纳米粒子,其中,所述碗型粒子部分地相互接触的区域包括切线的斜率相反的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纳米粒子,其中,所述碗型粒子的粒径为1nm至20n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纳米粒子,其中,所述碗型粒子的厚度为大于0nm且为5nm以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纳米粒子,其中,所述碗型粒子包括:包含所述第一金属的第一层;以及包含所述第二金属的第二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纳米粒子,其中,所述碗型粒子包括:所述第一金属的含量高于所述第二金属的含量的第一层;以及所述第二金属的含量高于所述第一金属的含量的第二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纳米粒子,其中,所述第一金属与所述第二金属的原子百分比为1:5至10: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纳米粒子,其中,所述第一金属和所述第二金属各自独立地选自属于元素周期表第3族至第15族的金属、准金属、镧系金属和锕系金属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纳米粒子,其中,所述第一金属和所述第二金属各自独立地选自铂(Pt)、钌(Ru)、铑(Rh)、钼(Mo)、锇(Os)、铱(Ir)、铼(Re)、钯(Pd)、钒(V)、钨(W)、钴(Co)、铁(Fe)、硒(Se)、镍(Ni)、铋(Bi)、锡(Sn)、铬(Cr)、钛(Ti)、金(Au)、铈(Ce)、银(Ag)和铜(Cu)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纳米粒子,其中,所述第一金属和所述第二金属彼此不同,并且所述第一金属或所述第二金属为镍。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纳米粒子,其中,所述第一金属和所述第二金属彼此不同,并且所述第一金属或所述第二金属为铂。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纳米粒子,其中,所述第一金属为镍,所述第二金属为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G化学株式会社,未经LG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3263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