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增强发现的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32448.X | 申请日: | 2014-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092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董丽君;王重钢;黛尔·N·希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维达无线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70 | 分类号: | H04W4/70;H04L29/08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李佳;穆德骏 |
地址: | 美国特***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增强 发现 系统 方法 | ||
本文公开用于提供增强服务发现的各种设备、方法、处理和系统。网络中的实体可以向资源目录发送对于服务发现的请求,并且资源目录可通过所请求的发现信息来响应。在位于请求实体与资源目录之间的路径上的网络节点处,可以缓存该发现信息。在检测相似的发现请求时,网络节点可通过缓存的发现信息来应答,基于缓存的发现信息将请求转发给另一个实体,或者通过可能具有所请求的发现信息的另一个实体的地址或位置来应答。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3年5月16日提交的名为“EMBODIMENTS TO PROVIDE ENHANCEDDISCOVERY”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1/823,988的优先权,通过引用将其全部内容合并于此。
背景技术
当前的网络和通信技术,诸如机器对机器(M2M)技术和互联网允许设备使用有线和无线通信系统更直接地相互通信。M2M技术尤其是能够进一步实现物联网(IoT),物联网是唯一可识别的对象以及相互并且通过网络(诸如互联网)通信的这些对象的虚拟表述的系统。IoT可以便利与更加平常的日用品(诸如杂货店中的产品或家用电器)通信,并且从而通过提高对这些对象的知识来降低成本和减少浪费。例如,通过能够与可能在库存中的对象或者可能已经售出的对象通信,或者从其获得数据,商店可以保持很精确的库存数据。可通信地连接的实体和对象的其他网络也可以便利类似的功能。
几乎任何通信网络(包括IoT或者连接的实体的类似的网络)中的每个实体都需要一种机制来发现网络中的其他实体,使得它们能够通信以完成任务和执行功能。当前的发现机制通常采用两种形式。在基于目录的发现中,存在网络中的实体可以查询以发现资源的目录服务器或者其他目录实体。(本文使用的“资源”指的是网络中可用的任何设备、服务、实体以及任何其他功能、能力或“事物”)。目录服务器可以居中放置,或者可以分布在网络周围。在非目录发现中,各个实体跨网络或者网络的一部分广播或者多播发现请求。通过报告实体处可用的资源,资源提供实体对该请求做出响应。有些实施方式(诸如使用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服务定位协议(SLP)的实施方式)可以同时支持基于目录的发现以及非目录发现。
在当前的实施方式中,当网络中的实体试图使用相同类型的资源时,可通过资源目录服务器或者提供资源的实体来处理对于相同类型资源的多个发现请求。类似或相同类型的发现请求的这种重复处理可能将巨大的开销添加到这些实体,并且当这些实体具有有限的处理、通信、电力和/或其他性能时,可能影响实体执行其他任务的能力。
发明内容
本文所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方法,用于在连接的实体的网络中的网络节点处接收来自第一实体的第一发现请求;将所述第一发现请求传送到资源目录实体;接收来自所述资源目录实体的第一发现响应;基于所述第一发现响应,在所述网络节点存储第一发现响应数据;将所述第一发现响应传送到所述第一实体。然后,当所述网络节点接收来自第二实体的第二发现请求时,可以确定所述第二发现请求的发现请求数据与所述第一发现响应数据相对应;以及因此可将包括所述第一发现响应数据的第二发现响应传送到所述第二实体,而不是将第二请求转发给资源目录。
本文所公开的实施例还包括网络节点,网络节点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执行指令以:在连接的实体的网络中的网络节点处接收来自第一实体的第一发现请求;将所述第一发现请求传送到资源目录实体;接收来自所述资源目录实体的第一发现响应;基于所述第一发现响应,在所述网络节点处存储第一发现响应数据;以及将所述第一发现响应传送到所述第一实体。然后,当所述网络节点接收来自第二实体的第二发现请求时,可以确定所述第二发现请求的发现请求数据与所述第一发现响应数据相对应;以及因此可将包括所述第一发现响应的第二发现响应传送到所述第二实体,而不是将第二请求转发到资源目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维达无线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康维达无线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3244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