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弃容器和包含该容器的混合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32362.7 | 申请日: | 2014-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9259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D·雷恩霍尔姆;K·格鲍尔;R·约尔特;P·乔斯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电气健康护理生物科学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严志军;周心志 |
地址: | 瑞典乌*** | 国省代码: | 瑞典;S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容器 包含 混合 系统 | ||
1.一种可弃容器(1;100;200),其包括侧壁(3;103;203)、顶部(5;105;205)和底部(7;107;207),其中,所述侧壁(3;103;203)包括第一挠性材料且所述底部(7;107;207)包括刚性或半刚性材料,其中,所述侧壁(3;103;203)、顶部(5;105;205)和底部(7;107;207)连结在一起,以为所述容器限定内部隔室(9;109;209),所述内部隔室(9;109;209)用于将流体保持在所述容器(1)内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7;107;207)包含至少一个开口(13;113;213),所述至少一个开口(13;113;213)由包括第二挠性材料的组件(15;115,215)不透流体地覆盖,且其中,所述组件(15;115;215)包括至少一个端口(25;125;225),所述至少一个端口(25;125;225)提供去往所述容器(1;100;200)的内部隔室(9;109;209)的通路;其中,所述组件(15;115,215)与所述底部分开地制造;
其中,所述容器(1;100;200)具有假想竖直中心轴线(V)和垂直于该竖直轴线(V)的假想水平轴线(H),其中,所述容器(1)的底部(7)为圆形的且包括由圆形的底部(7)的直径分开的假想第一半部(I)和假想第二半部(II),其中,所述底部相对于所述水平轴线(H)倾斜,使得所述底部(7)的第一半部(I)朝所述容器(1)的内部隔室(9)的中心倾斜,且所述底部(7)的第二半部(II)向所述容器(1)的内部隔室(9)的中心外倾斜;
其中,所述底部(7)包括所述底部(7)的第一半部(I)上的至少一个混合叶轮工具(29),所述第一半部(I)具有相对于所述竖直轴线(V)的最高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弃容器,其中,刚性或半刚性的底部(7;107;207)包括支圈(11;111;211),所述支圈(11;111;211)朝所述容器(1,100;200)的内部隔室(11;111;211)竖直地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弃容器,其中,倾斜的角度(α)为从1°到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弃容器,其中,所述底部(7)包括所述底部(7)的第二半部(II)中的排泄工具,所述第二半部(II)具有相对于所述竖直轴线(V)的最低点。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可弃容器,其中,所述顶部(5;105;205)包括刚性或半刚性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弃容器,其中,所述顶部(5)包括至少一个开口(13),所述至少一个开口(13)由包括第二挠性材料的组件(15)不透流体地覆盖,且其中,所述组件(15)包括至少一个端口(25),所述至少一个端口(25)提供去往所述容器(1)的内部隔室(9)的通路。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可弃容器,其中,所述第一挠性材料和所述第二挠性材料为相同的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可弃容器,其中,所述第一挠性材料和/或所述第二挠性材料为塑料层压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可弃容器,其中,所述侧壁(3;103;203)、顶部(5;105;205)和底部(7;107;207)借助于热密封和/或粘合剂密封而连结在一起。
10.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可弃容器,其中,所述底部(7)包括由所述组件(15)不透流体地覆盖的至少两个开口(13)。
11.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可弃容器,其中,所述底部(207)为圆形的且具有半径(r),且其中,所述底部(207)包括所述底部(207)的中心的开口(213),其中,所述开口(213)具有大于0.5(r)的半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电气健康护理生物科学股份公司,未经通用电气健康护理生物科学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3236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