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用了热通量传感器的舒适温度调节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32317.1 | 申请日: | 2014-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8335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清水元规;矢崎芳太郎;白石芳彦;田中康浩;原田敏一;斋藤启太;坂井田敦资;谷口敏尚;乡古伦央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电装 |
主分类号: | B60N2/56 | 分类号: | B60N2/56;A47C7/74;G01K1/14;G01K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舒艳君,李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使用 通量 传感器 舒适 温度 调节 控制 装置 | ||
1.一种用于车辆的舒适温度调节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温度变化体(20),其通过被通电而温度变化;
热通量传感器(10),其被配置在所述温度变化体上,输出与热通量对应的传感器信号;
热扩散层(40),其被配置在所述热通量传感器的与同所述温度变化体接触的部分相反侧;以及
控制部(2),其对所述温度变化体通电来调整所述温度变化体的温度,
在车厢内所具备的座椅(200)的内部,从乘客就坐于所述座椅时所述乘客接触的所述座椅的表皮(201a)侧起依次配置有所述热扩散层、所述热通量传感器、所述温度变化体,
所述热通量传感器输出与所述表皮和所述温度变化体之间的所述热通量对应的所述传感器信号,
所述控制部基于从所述热通量传感器输出的所述传感器信号,调整向所述温度变化体的通电,以使得所述表皮和所述温度变化体之间的热通量成为规定值,
所述热通量传感器具有如下结构:在由热塑性树脂构成的绝缘基材(100)形成有沿厚度方向贯通的多个第一、第二通孔(101、102),并且在所述第一、第二通孔埋入有由相互不同的金属形成的第一、第二层间连接部件(130、140),所述第一、第二层间连接部件交替地串联连接,
形成所述第一、第二层间连接部件的所述金属的至少一方是在多个金属原子维持了该金属原子的结晶构造的状态下被烧结了的烧结合金,其中,所述烧结合金为固相烧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舒适温度调节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舒适温度调节控制装置具备检测所述车厢内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50),
在由所述温度传感器测定出的测定值偏离规定范围时,所述控制部开始向温度变化体的通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舒适温度调节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将所述规定值作为阈值时,在所述表皮和所述温度变化体之间的热通量大于所述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停止向所述温度变化体的通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舒适温度调节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热通量传感器中,在所述绝缘基材的表面(100a)配置有形成有表面图案(111)的表面保护部件(110),并且在与所述表面相反侧的背面(100b)配置有形成有背面图案(121)的背面保护部件(120),所述背面保护部件、所述绝缘基材以及所述表面保护部件被一体化。
5.一种用于车辆的舒适温度调节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温度变化体(20),其通过被通电而温度变化;
热通量传感器(10),其被配置在所述温度变化体上,输出与热通量对应的传感器信号;
热扩散层(40),其被配置在所述热通量传感器的与同所述温度变化体接触的部分相反侧;以及
控制部(2),其对所述温度变化体通电来调整所述温度变化体的温度,
在配置于车厢内侧来形成所述车厢内的外形的内衬(401)和配置于车厢外侧来形成车辆的外形的板(402)之间的空间,从所述内衬侧起依次配置有所述热扩散层、所述热通量传感器、所述温度变化体,
所述热通量传感器输出与所述温度变化体和所述车厢内的空间之间的所述热通量对应的所述传感器信号,
所述控制部基于从所述热通量传感器输出的所述传感器信号,调整向所述温度变化体的通电,以使得所述温度变化体和所述车厢内的空间之间的热通量成为规定值,
所述热通量传感器具有如下结构:在由热塑性树脂构成的绝缘基材(100)形成有沿厚度方向贯通的多个第一、第二通孔(101、102),并且在所述第一、第二通孔埋入有由相互不同的金属形成的第一、第二层间连接部件(130、140),所述第一、第二层间连接部件交替地串联连接,
形成所述第一、第二层间连接部件的所述金属的至少一方是在多个金属原子维持了该金属原子的结晶构造的状态下被烧结了的烧结合金,其中,所述烧结合金为固相烧结。
6.一种用于车辆的舒适温度调节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温度变化体(20),其通过被通电而温度变化;
热通量传感器(10),其被配置在所述温度变化体上,输出与热通量对应的传感器信号;
热扩散层(40),其被配置在所述热通量传感器的与同所述温度变化体接触的部分相反侧;以及
控制部(2),其对所述温度变化体通电来调整所述温度变化体的温度,
在车厢内所具备的前部座椅的靠背部(202)的内部,从后部座椅侧的表皮侧起依次配置有所述热扩散层、所述热通量传感器、所述温度变化体,
所述热通量传感器输出与所述温度变化体和所述表皮之间的所述热通量对应的所述传感器信号,
所述控制部基于从所述热通量传感器输出的所述传感器信号,调整向所述温度变化体的通电,以使得所述表皮和所述温度变化体之间的热通量成为规定值,
所述热通量传感器具有如下结构:在由热塑性树脂构成的绝缘基材(100)形成有沿厚度方向贯通的多个第一、第二通孔(101、102),并且在所述第一、第二通孔埋入有由相互不同的金属形成的第一、第二层间连接部件(130、140),所述第一、第二层间连接部件交替地串联连接,
形成所述第一、第二层间连接部件的所述金属的至少一方是在多个金属原子维持了该金属原子的结晶构造的状态下被烧结了的烧结合金,其中,所述烧结合金为固相烧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电装,未经株式会社电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3231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