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级变速器用金属带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31608.9 | 申请日: | 2014-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642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矢崎徹;隅田聪一朗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G5/16 | 分类号: | F16G5/16;F16H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李辉,黄纶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级 变速 器用 金属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级变速器用金属带,该金属带卷绕于驱动带轮和从动带轮并在所述两个带轮之间传递驱动力,其具备在左右方向上并列配置的一对金属环集合体和以沿前后方向层叠的状态卡定于所述一对金属环集合体的多个金属元件。
背景技术
根据下述专利文献1公知如下发明:将V形块(金属元件)的摆动边缘形成为在V形块的高度方向上水平不同的两个级别,在V形块的高度方向上使这些摆动边缘中的下级的摆动边缘和与环形带(金属环集合体)的内周面抵接的带组装槽(环槽)内的带卷绕面(鞍状面)位于相同的水平。
根据该结构,在环形带的带轮卷绕区与直线区之间,保持相邻的V形块在带卷绕面内的移动方向相对位置不变以防止摩擦损失,并且,利用形成为水平不同的两个级别的摆动边缘,即使在环形带的带轮卷绕直径变化为大径、中径、小径时,相邻的V形块之间的相对倾斜位置也能够与此相应地变化,能够将伴随着变速的带轮间的环形带的偏心量抑制得较小。
此外,根据下述专利文献2公知以下发明:一种传动带(金属带),其中,作为相邻且相互抵接的元件的旋转中心的摆动边缘形成在比元件的鞍状面向内周侧偏离的位置,至少一个狭槽部在环的径向上形成在比鞍状面靠径向内侧的位置,所述狭槽部容纳对呈环状排列的多个元件进行捆扎的副环。
根据该结构,除了在鞍状面上层叠的层叠环(金属环集合体),利用插入于狭槽部的副环也能够捆扎元件,因此,能够使得捆扎元件的环的总数至少增多一个,因而能够提高传动带的扭矩容量和耐久性。另外,插入于狭槽部的副环配置在比其它层叠环接近摆动边缘的位置,因此,该副环与狭槽部之间的摩擦少,能够防止或抑制环的数量增大而引起的摩擦、和与此伴随的动力损失或动力传递效率的降低。
此外,根据下述专利文献3公知以下发明:在当使元件的摆动边缘与鞍状面一致、通过冲裁加工等冲压加工对元件进行成型时能够形成锐利边缘的一侧的面上设置摆动边缘。
根据该结构,能够将元件的摆动边缘形成为不受冲压加工时的“松弛”的影响的锐利边缘,因此,例如当环卷绕于元件时,能够将与环的内周面抵接的面和摆动边缘形成在元件的高度方向上的几乎相同的位置。其结果是,能够减小环的内周面与摆动边缘之间的相对滑动,从而能够减小该相对滑动引起的摩擦损失并使传动带(金属带)的传递效率提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3695216号公报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WO2012/13184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许第442437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上述专利文献1所述的发明中,由于将环形带配置在V形块的中央部,存在与带轮的V面抵接的V形块的带轮抵接面的高度变高、V形块的径向可移动距离受限制从而传动比范围变小的问题,不仅如此,由于摆动边缘形成为两个级别,存在V形块的制造变复杂、成本上升的问题。
另外,上述专利文献1的【0011】段记载了“即使欲将摆动边缘设在V形块的基部与带组装槽的边界部,由于在该边界部的位置上相邻的V形块也是基部与带组装槽的边界部,因此摆动边缘落入相邻的V形块的带组装槽,V形块在其高度方向上发生相对位置偏移,确定不能彻底地解决。”。这教导了:相反地,如果设置成即使摆动边缘落入相邻的V形块的带组装槽也没问题的结构,则问题得以解决。
另外,上述专利文献2所述的发明中,即使将插入狭槽部的副环配置在接近摆动边缘的位置,由于其它层叠环配置在远离摆动边缘的位置,存在无法避免鞍状面与层叠环之间产生摩擦力的问题。
另外,上述专利文献3所述的发明中,如上述专利文献1中作为课题所述,可能摆动边缘落入相邻的元件的带组装槽,元件在高度方向上发生位置偏移。并且,由于交替层叠形状不同的第1元件和第2元件,因此,存在这些层叠顺序的管理变复杂、组装性变差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前述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在无级变速器用金属带的金属元件的鞍状面和摆动边缘形成于在径向上几乎相同的位置的金属带中,能够容许金属元件的径向位置偏移和旋转方向的位置偏移,由此将驱动力的传递效率的下降控制在最小限度。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316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往复式泵组件
- 下一篇:包括内部挡环的密封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