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静电致动器和用于生产其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30847.2 | 申请日: | 2014-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927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15 |
发明(设计)人: | 尼古拉斯·兰格;弗兰克·维普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弗朗霍夫应用科学研究促进协会 |
主分类号: | B81B3/00 | 分类号: | B81B3/00;H02N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01 | 代理人: | 宋融冰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电 致动器 用于 生产 方法 | ||
1.一种静电致动器,包括:
静止电极(14;14a-b;91;91a-b);
固定悬臂式的弯折件(22;22’;56;76;76’),
其中所述弯折件(22;22’;56;76;76’)包括带有在重叠区域内与所述静止电极(14;14a-b;91;91a-b)相对设置的悬臂电极(29;29a-b)的悬臂(28;28a-b;28’;28’a-b;58;58’;58”;58”’;60;60’;66a-d;82;82’);
其中所述悬臂(28;28a-b;28’;28’a-b;58;58’;58”;58”’;60;60’;66a-d;82;82’)包括在空闲状态下设置在所述弯折件的平面内的第一端和偏转出沿所述静止电极(14;14a-b;91;91a-b)的方向设置所述弯折件(22;22’;56;76;76’)的平面的第二端,以当施加电场时引起所述悬臂电极(29;29a-b)或所述弯折件(22;22’;56;76;76’)的变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绝缘间隔件(16;16’;16’a-b)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悬臂电极(29;29a-b)和所述静止电极(14;14a-b;91;91a-b)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绝缘间隔件(16;16’;16’a-b)设置在所述悬臂电极(29)或所述静止电极(14;14a-b;91;91a-b)上。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静止电极(14;14a-b;91;91a-b)包括部分(31;31’;31’a-b;87;87’),所述悬臂电极(29;29a-b)支撑在所述部分(31;31’;31’a-b;87;87’)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设置在所述悬臂电极(29;29a-b)和所述静止电极(14;14a-b;91;91a-b)之间的间隙(17)在所述悬臂电极(29;29a-b)的区域内被部分地减小。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悬臂电极(29;29a-b)或所述静止电极(14;14a-b;91;91a-b)的几何形状被实现为具有施加在所述电极(14;14a-b;91;91a-b;29;29a-b)之间的电压和所述弯折件(22;22’;56;76;76’)或所述悬臂电极(29;29a-b)产生的所述变形之间的线性化比例。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包括设置在与固定夹具(18)相对设置的所述弯折件(22;22’;56;76;76’)的可偏转端(33;33’;33’a-b;61;61’;83)上的弹簧结构(62)。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弯折件包括多个所述悬臂电极(29;29a-b)。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静止电极(14;14a-b;91;91a-b)包括至少两个部分电极(14a’;14b’b;14b”;14c’;14c”;14d’;14d”)。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悬臂电极(29;29a-b)包括至少两个部分电极。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部分电极中的一个或多个包括可变侧向伸展。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在所述弯折件(22;22’;56;76;76’)的所述可偏转端(33;33’;33’a-b;61;61’;83)上设置梁元件(78),所述梁元件(78)在与所述弯折件(22;22’;56;76;76’)侧向相邻且沿着所述弯折件(22;22’;56;76;76’)的一个部分内延伸。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梁元件(78)包括沿轴向曲线的弯曲。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梁元件(78)包括杠杆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弗朗霍夫应用科学研究促进协会,未经弗朗霍夫应用科学研究促进协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3084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管、型钢下料生产线
- 下一篇:抓铆钉机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