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无轴承大端部的连接杆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30415.1 | 申请日: | 2014-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083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维维亚娜·莫赖斯;罗纳德·G·二世·布罗克;约阿希姆·瓦根哥拉斯特;戴维·马洛尼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勒国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7/02 | 分类号: | F16C7/02;F16C9/04;F16C33/20;F16C23/04;F16J1/14;F16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35 | 代理人: | 翟国明 |
地址: | 德国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无 轴承 大端 连接 | ||
本申请要求提交于2013年06月17日、申请号为61/835,985的临时专利申请的优先权,此处其整个内容通过参考并入本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轴承连接杆以及生产连接杆的方法。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内燃机以及包括这种连接杆的自动车辆。
背景技术
连接杆用来将曲柄轴连接至活塞。连接杆包括杆状杆主体,小端部设置在杆主体的一个端部。大端部设置在杆主体的另一端部。连接杆主体越厚,越高的负荷能够在发动机操作期间施加至连杆。
发明内容
连杆的小端部包含活塞销镗孔并且允许活塞销延伸通过镗孔。小端部经由活塞销机械地连接至活塞。在小端部的对置部位,连杆的大端部包含曲柄销镗孔,其用于允许曲柄轴轴瓦延伸通过镗孔。大端部机械地连接至曲柄轴。
在该发明的实施例中,大端部分裂为两个件。杆部分从杆主体的一个端部继续。帽子部分利用螺栓联接至杆部分。在该发明中连接杆被称为分裂式连接杆。
对连接杆的机械特性的要求因每个区域而不同。例如,小端部以及连接杆的杆主体要求具有高强度以及高韧性以便在使用期间不会承受疲劳故障或者冲击故障。连接杆的大端部设计为使得镗孔的直径表面不逆着曲柄轴轴颈的摩擦而变形。
如果弹性模量低于钢弹性模量的合金被用作连接杆的材料,那么可以实现重量降低,但是大端部的刚度将不足够。设计连接杆具有用于获得足够刚度的尺寸将减损重量降低的优势。
连接杆将在燃烧周期期间生成的功率从活塞传递至发动机的曲柄轴。连接杆通常由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限定。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均典型地包括出现在连接杆的每个端部的孔口。典型地,出现在连接杆的第一端部中的孔口小于出现在连接杆的第二端部中的孔口。连接杆的第一端部中的孔口构造为依靠活塞销连接至活塞。连接杆的第二端部中的孔口构造为依靠曲柄轴销连接至曲柄轴。
钢是用于制造连接杆和曲柄轴轴瓦的最常见的材料。大端部内径和曲柄轴轴瓦之间的间隙非常小。间隙尺寸在0.005英寸的级别。连杆的内部镗孔和两个部件的轴瓦表面之间的紧密容差限制出现在曲柄轴镗孔和轴瓦之间的发动机油的量。
典型地,软的以及粗糙的金属轴承表面安置在轴瓦表面和的大端部镗孔的内径之间。该软金属表面降低摩擦并且向内径以及曲柄轴轴瓦提供了一些润滑。习惯上,铜铅合金用于轴承材料。较软的铅铜合金提供了润滑,并且消除会引起热滞以及发动机故障的大多数钢与钢的接触。
软金属轴承组合易受疲劳和故障的影响。金属轴承还增加连接杆组件的质量;并且使发动机组件处理更复杂。
在该发明中解决了对于具有无轴承大端部的连接杆的需要,该连接杆能够承受高压施加在连接杆的负荷轴承表面上。还存在对于连接杆的需要,该连接杆提供了成本效益的性能,同时在质量制造环境中留下用于生产的实践。
附图说明
现在参考附图,详细示出了示意性例子。附图代表在该申请中描述的示范例证。附图未按比例绘制。为了更好地图示以及解释示范例证的创新方案,特定特征可以被放大。在该申请中提出的示范例证不旨在详尽的、限制性的或者约束示出于附图中的精确的形式以及构造。通过参考如下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范例证:
图1图示了根据示范例证的连接杆;
图2图示了根据另一示范例证的连接杆;
图3图示了连接杆的大端部以及热喷涂内径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下文的讨论以及附图,详细示出了示意性实施例。为了更好地图示以及解释,本公开特定特征可以被放大、移除或者局部分段。在该申请中陈述的描述不旨在详尽的限制或者以任何方式约束权利要求的精确形式。
在该发明中根据实施例生产的连接杆具有的优势在于,它们在曲柄轴轴瓦和大镗孔的内径之间不包含轴承壳。
在正常发动机操作期间,连接杆将功率从活塞传递至发动机的曲柄轴。燃烧功率通过点火可燃燃料空气混合物生成。连接杆转换活塞的线性运动为曲柄轴上的旋转运动。在该实施例中燃料通常以石油为基础,但是能够使用其他类型燃料。燃料空气混合物的燃烧施加极限压力在活塞和连接杆上。为了传递燃烧功率,连接杆依靠活塞销(未示出)机械地联接至活塞。
大端部轴承表面和曲柄轴轴瓦之间的界面在操作期间经历连续周期性径向负荷。施加至轴承表面的这些周期性负荷主要引起连接杆轴承的磨损。
例证针对具有大曲柄轴端部的连接杆。大端部镗孔内径在通常安装有软金属轴承的轴承表面的机加工内径上包括热喷涂涂层。热喷涂涂层给予在先前不必要的方法中采用连接杆的轴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勒国际有限公司,未经马勒国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304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