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送风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480029677.6 | 申请日: | 2014-08-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642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 发明(设计)人: | 渡部知恵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电装 |
| 主分类号: | F04D29/44 | 分类号: | F04D29/44;F04D29/16;F04D29/28;F04D29/7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31210 | 代理人: | 梅高强,张丽颖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送风机 | ||
关联申请的相互参照
本申请基于2013年8月20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3-170394,该公开内容作为参照编入本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电动机驱动产生空气流的风扇的送风机。
背景技术
作为以往的车辆用空调装置所使用的送风机,例如有专利文献1、2所记载的结构。
该专利文献1、2所记载的送风机具备:由主板连结了多片叶片的风扇、驱动风扇的电动机、收容风扇且在风扇的外周形成涡旋状的涡旋室的涡旋壳体以及收容电动机且与主板相对而配置的电动机壳体。
另外,在主板形成有向电动机壳体突出的环状的风扇侧肋,在电动机壳体形成有向主板突出的环状的电动机侧肋,由此,抑制在涡旋室流动的空气经由主板与电动机壳体之间的隙间而逆流向涡旋室的上游侧。
此外,将送到车室的送风空气的一部分作为电动机冷却用空气而导入电动机的内部来冷却电动机,通过电动机内部后的电动机冷却用空气经由主板与电动机壳体之间的隙间而返回涡旋室。
并且,在电动机侧肋上,在面对涡旋室中的低压区域的部位形成有使电动机侧肋的内周侧空间与外周侧空间连通的切口部,由此,电动机冷却用空气经由切口部返回到涡旋室中的低压区域。另外,本发明中所使用的关于压力的用语(例如“低压”、“高压”)均为静压。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4809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161890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根据本发明的发明人的研究,雨水、蒸发器清洗剂等水分容易与送风空气一起流入送风机。例如,该送风空气以及水分的一部分流入涡旋室后,越过电动机侧肋,或经由形成于电动机侧肋的切口部,浸入电动机侧肋的内周侧空间。
另外,送风空气以及水分在涡旋室中的送风空气的流速较高的低压区域容易浸入肋的内周侧空间。因此,在如以往的送风机那样在涡旋室中的低压区域形成切口部的情况下,送风空气以及水分容易从涡旋室经由切口部浸入电动机侧肋的内周侧空间,另一方面,浸入电动机侧肋的内周侧空间的水分难以经由切口部排出到涡旋室。
并且,在浸入电动机侧肋的内周侧空间的水分不顺利排出到涡旋室的情况下,水分浸入到电动机壳体中收容电动机的部位,其结果,有因浸入的水分导致电动机的结构部件腐蚀的担忧。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使浸入电动机侧肋的内周侧空间的水分容易排出到涡旋室。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特征例的送风机具备:电动机;风扇,该风扇具有配置于电动机的旋转轴周围的多片叶片、以及连结多片叶片且将电动机产生的旋转驱动力传递到多片叶片的主板,该风扇从轴向一端侧吸引空气并向径向外侧吹出空气;涡旋壳体,该涡旋壳体收容风扇,且在风扇的外周形成涡旋状的涡旋室;以及电动机壳体,该电动机壳体收容电动机,且与主板相对而配置,主板具备风扇侧肋,该风扇侧肋配置于与电动机壳体相对的面,沿风扇周向形成为环状且向电动机壳体突出。电动机壳体具备电动机侧肋,该电动机侧肋配置于与主板相对的面,沿风扇周向形成为环状且向主板突出,电动机侧肋在面对涡旋室中的高压区域的部位具备使电动机侧肋的内周侧空间与外周侧空间连通的切口部,高压区域是从涡旋室的涡旋开始部起沿着空气流的135°的范围,电动机侧肋包含内周侧肋和外周侧肋,切口部至少包含设置于内周侧肋的内周侧切口部和设置于外周侧肋的外周侧切口部,内周侧切口部和外周侧切口部配置于面对高压区域的部位。
由此,将电动机侧肋的切口部配置在面对涡旋室中的送风空气的流速较低的高压区域的部位,因此浸入电动机侧肋的内周侧空间的水分被从涡旋室中的送风空气的流速较高的低压区域浸入电动机侧肋的内周侧空间的送风空气推向切口部侧,并从切口部有效地排出到涡旋室。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送风机的主视剖视图。
图2是表示图1的送风机的卸下了风扇的状态的俯视剖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送风机的主视剖视图。
图4是表示图3的送风机的卸下了风扇的状态的俯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各实施方式之间,对相互相同或等同的部分在图中标记相同的符号。
(第1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电装,未经株式会社电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296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面板中的非对称电池设计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涡轮汽缸腔室加热循环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