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窥镜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29502.5 | 申请日: | 2014-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6342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2 |
发明(设计)人: | 小川知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B8/12 | 分类号: | A61B8/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窥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顶端部内置有超声波观察部等观察部的内窥镜。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内窥镜在用于向被检体内等插入的细长的插入部的顶端具有硬质的顶端部。在该顶端部配置有用于发送接收超声波的超声波观察部、用于拍摄光学图像的光学观察部等各种观察部,该观察部收纳于由金属或树脂等硬质构件形成的壳体内。而且,根据该壳体等硬质构件的形状,内窥镜的顶端部被大致限定了其外观形状。
在此,在壳体的顶端侧,一般来说,存在集合两个以上的平面或曲面等而成的角部。例如,像日本特开2011-206428号公报所图示的那样,在凸起型的超声波内窥镜中,构成顶端部的壳体(第1支承部)具有位于超声波转换器的声透镜部的两侧的侧面、与声透镜部的背面侧相对的相对面(底面)以及相连设于该侧面及底面的顶端侧的端面,在该各个面的集合部形成有角部。
这种形成于壳体的角部中的、形成于端面之间的角部特别是在向狭窄的支气管内等插入时,易于与体壁等相干扰而产生插入阻力。因此,一般来说,为了减少这样的插入阻力,对构成顶端部的壳体的角部实施预定的圆角加工等。
但是,在如上所述对壳体的角部进行了圆角加工等的情况下,该加工部分的壁厚局部变薄,存在使壳体的耐久性(例如,壳体的强度、耐化学性等)降低的隐患。与此相对,也考虑将壳体的壁厚整体形成得较厚,但是这种壳体的厚壁化存在导致插入部的大型化的忧虑,因此特别是难以应用于强烈要求顶端部的细径化的支气管镜等。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用使顶端部所需程度以上地大型化就能够确保耐久性并且能够提高向被检体内插入的插入性的内窥镜。
发明内容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的内窥镜包括:插入部,其用于向被检体内插入;顶端部,其配置于所述插入部的顶端,具有用于观察被检体的观察部;以及凸部,其构成为具有曲面,并配置于所述顶端部的外周部,与根据所述插入部的顶端外径确定的外周长相比较,所述顶端部的包括所述凸部在内的部位的外周长较小。
附图说明
图1涉及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是内窥镜的整体图。
图2涉及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是从斜上方观察顶端部的立体图。
图3涉及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是顶端部的端面图。
图4涉及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是顶端部的俯视图。
图5涉及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是顶端部的左侧视图。
图6涉及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是沿着图4的VI-VI线的剖视图。
图7涉及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是顶端部的立体图。
图8涉及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是顶端部的端面图。
图9涉及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是顶端部的俯视图。
图10涉及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是顶端部的左侧视图。
图11涉及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是顶端部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方式。图1~图6涉及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图1是内窥镜的整体图,图2是从斜上方观察顶端部的立体图,图3是顶端部的端面图,图4是顶端部的俯视图,图5是顶端部的左侧视图,图6是沿着图4的VI-VI线的剖视图。
图1所示的内窥镜1例如是支气管用的内窥镜(支气管镜),在本实施方式中,更具体地说,是具有用于获取超声波图像的超声波观察部和用于获取光学图像的光学观察部的超声波支气管镜。该内窥镜1构成为具有能够向被检体内的支气管等观察对象部位插入的细长的插入部2、相连设于插入部2的基端侧的操作部3以及自操作部3的侧部延伸出的通用线缆4。
而且,在插入部2的顶端,构成为从顶端依次相连设有顶端部5、配置于顶端部5的基端侧的弯曲自如的弯曲部6以及配置于弯曲部6的基端侧且纵长并具有挠性的挠性管部7。
操作部3具有构成操作把持部的操作部主体10,该操作部主体10的顶端侧借助防折断部11连接于挠性管部7的基端侧。另外,在操作部主体10的靠顶端的位置设有成为插入部2内的管路即送气送水通道(未图示)的开口部的送气送水口12,并且设有成为使处理器具贯穿插入部2内的管路即处理器具贯穿通道(未图示)的基端侧的开口部的处理器具贯穿口13。另一方面,在操作部主体10的靠基端的位置设有用于弯曲操作弯曲部6的角度控制杆14,并且设有各种内窥镜功能的开关类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林巴斯株式会社,未经奥林巴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295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织结扎装置及其方法
- 下一篇:使用磁共振成像的对骨组织的探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