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天线级联关系的识别方法、天线设备及天线控制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29051.5 | 申请日: | 2014-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091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宋国云;皮斯帕内·凯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4/04 | 分类号: | H04W24/04;H04B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线 级联 关系 识别 方法 设备 控制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天线级联关系识别方法、天线控制设备及天线设备,其中,主设备(即所述天线控制设备)及从设备(即天线设备)均能够产生检测信号,上一级设备产生的检测信号能够传递到下一级设备中,主设备通过控制自身及各个从设备逐次产生检测信号,并检测各个从设备接收检测信号的情况,确定各个天线设备之间的前后连接关系。另一种识别方法,从设备能够产生检测信号,而主设备无需产生检测信号,下一级设备产生的检测信号能够传递到上一级设备中,主设备通过控制各个从设备逐次产生检测信号,检测自身及各个从设备接收检测信号的情况,确定各个天线设备之间的前后连接关系,实现自动识别天线级联关系,识别效率高且准确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天线级联关系的识别方法、天线设备及天线控制设备。
背景技术
电调天线(Remote Electrical Tilt,RET)可以在远端控制中心通过网络调节天线的波束下倾角,能够大幅降低天线下倾角的调节和维护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电调天线通常由SBT(Smart Bias-Tee,微偏压装置)、RCU(Remote Control Unit,远端控制单元)和支持电调的天线组成。
若通信系统中包含多个电调天线,为节省SBT的使用数量,通常将多个电调天线的RCU级联使用(即,天线级联)。如图1所示,天线控制设备(下文简称主设备,例如,基站中的RRU单元或其它控制电调天线的装置)的AISG端口通过AISG总线连接电调天线(下文简称从设备)RET1的AISG输入端口,RET1的AISG输出端口通过AISG总线连接RET2的AISG输入端口,RET2的AISG输出端口连接RET3的AISG输入端口。由图1可知,天线级联关系为主设备→RET1→RET2→RET3。
电调天线通过标准AISG总线相连,共用AISG总线上的电源线和信号线。虽然各个电调天线在物理空间上具有先后连接关系,但是,主设备无法通过AISG总线自动识别出此种先后连接关系,必须通过人工识别这种先后连接关系,因此效率低且出错率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天线级联关系的识别方法、天线设备及天线控制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识别效率低且出错率高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级联关系的识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天线控制设备输出第一类检测信号,所述第一类检测信号能够传递给与天线控制设备相连的第一类天线设备的检测信号接收引脚;
所述天线控制设备根据各个天线设备的检测信号接收引脚的电平状态,确定所述第一类天线设备,所述天线设备包括所述第一类天线设备以及与所述第一类天线设备依次级联的第二类天线设备;
所述天线控制设备逐个产生输出控制指令,所述输出控制指令用于控制各个所述天线设备输出第二类检测信号,所述第二类检测信号能够传输给与所述天线设备直接相连的下一级的第二类天线设备;
所述天线控制设备根据所述第二类检测信号确定各个所述天线设备的下一级的第二类天线设备。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天线控制设备根据各个天线设备的检测信号接收引脚的电平状态,确定所述第一类天线控制设备,包括:
所述天线控制设备获取各个所述天线设备的检测信号接收引脚的电平状态;
所述天线控制设备逐次判断各个所述检测信号接收引脚的电平状态是否与所述第一类检测信号的电平状态相同;
当所述检测信号接收引脚的电平状态与所述第一类检测信号的电平状态相同时,所述天线控制设备确定所述检测信号接收引脚对应的所述天线设备为所述第一类天线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290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