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铜合金线有效
| 申请号: | 201480028620.4 | 申请日: | 2014-05-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2918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 发明(设计)人: | 积川靖弘;坂本敏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综合材料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22C9/06 | 分类号: | C22C9/06;B22D11/00;B22D11/06;B22D11/12;C22C9/00;C22C9/02;C22C9/04;H01B5/02;C22F1/00;C22F1/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18 | 代理人: | 康泉,王珍仙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铜合金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例如由使用于汽车和设备的配线、滑接线、机械手用钢丝及航空用钢丝等的含有Co、P及Sn的析出强化型铜合金构成的铜合金线。
本申请主张基于2013年5月24日在日本申请的专利申请2013-110079号、及2014年3月28日在日本申请的专利申请2014-068368号的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用于此。
背景技术
以往,例如如专利文献1、2所示,作为汽车配线用及设备配线用电线,提供有在捻合多根铜线而成的电线导体上包覆绝缘被膜的电线。并且,为了有效地进行配线等,提供有捆包多条这些电线的线束。
近年来,从保护环境的观点出发,为了降低从汽车排出的二氧化碳量,强烈要求汽车车体的轻量化。另一方面,汽车的电子化得到发展,而且混合式汽车和电动汽车的开发也得到发展,用于汽车的电力系统的组件数快速增加。由此,预计今后连接这些组件的线束的使用量会进一步增加,要求该线束的轻量化。
在此,作为使线束轻量化的方法,实现了电线及铜线的细径化。并且,通过电线导体及铜线的细径化,与线束的轻量化一同实现了小型化,还有能够有效活用配线空间的优点。
并且,在使用于电车等的铁道用滑接线中,如上所述,设为与受电弓等集电装置滑接来供电的结构,由此需要确保一定的强度、耐磨性、导电率、耐热性等。
近年来,实现了电车的行驶速度的高速化,但在新干线等高速铁路中,若电车的行驶速度变得比在滑接线等架线产生的波的传播速度快,则受电弓等集电装置与滑接线的接触变得不稳定,有可能无法稳定地进行供电。
在此,通过提高滑接线的架线张力,能够使滑接线中的波的传播速度高速化,因此要求比以往更高强度的滑接线。
作为满足如上述的要求特性的具备较高的强度及较高的导电率的铜合金线,例如如专利文献1-3所示,提出有含有Co、P及Sn的铜合金线。这些铜合金线中,通过使Co及P的化合物析出于铜的母相中,能够在确保导电率的状态下实现强度的提高。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2010-21216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再公表WO2009/10758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再公表WO2009/119222号公报
但是,制造上述含有Co、P及Sn的铜合金线时,实施如下方法,即制出被称作坯料的截面积较大的铸锭,再加热该坯料并进行热挤压,之后进一步进行拉丝加工等。然而,在制出截面积较大的铸锭之后进行热挤压来制造铜合金时,由于铸锭的尺寸,所获得的铜合金的长度受限,无法获得长条的铜合金线。并且,存在生产效率较差的问题。
因此,提出有例如通过利用带轮式连续铸造机等的连续铸造轧制法来制造铜合金线的方法。此时,由于连续实施铸造与轧制,因此生产效率较高,并能够获得长条的铜合金线。
并且,还提出有通过上方连续铸造机、卧式连续铸造机及热顶连续铸造机制造连续铸造线材,并冷加工该连续铸造线材,由此制造铜合金线的方法。
然而,通过利用带轮式连续铸造机等的连续铸造轧制法制造的铜合金线及通过对连续铸造线材进行冷加工来制造的铜合金线,与通过包含对坯料进行热挤压的热挤压工序的制造方法来制造的铜合金线相比,存在强度降低的趋势。因此,为了确保强度,需要通过包含热挤压工序的制造方法来制造,无法高效地生产高强度的铜合金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以如上情况为背景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合金线,该铜合金线由含有Co、P及Sn的析出强化型铜合金构成,即使通过连续铸造轧制法或对以连续铸造法来制造的连续铸造线材进行冷加工来制造,也能够确保充分的强度。
为了解决该课题,本发明人等进行深入研究的结果,判明通过连续铸造轧制法制造的铜合金线与通过包含热挤压工序的制造方法来制造的铜合金线相比,Co、P的偏析较大。推测这是因为,热挤压时,能够将铸锭加热至高温并保持,并消除Co、P的偏析,但在连续铸造轧制法中,所获得的铸锭直接被轧制,因此无法充分消除铸造时的偏析。如此获得了如下见解,即通过连续铸造轧制法制造的铜合金线中,由于Co、P的偏析较大,因此由Co及P的化合物构成的析出物的个数不足,强度降低。在通过对连续铸造线材进行冷加工来制造的铜合金线中也同样存在这种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综合材料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综合材料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286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壳体用铝合金板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与肾状线虫抗性连锁的标志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