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局部具有去偏光区域的偏光板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27906.0 | 申请日: | 2014-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2950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李炳鲜;南星铉;罗钧日 | 申请(专利权)人: | LG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5/30 | 分类号: | G02B5/30;B32B27/30;G02F1/1335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朱梅;严彩霞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偏光板 偏光区域 波长 二色性染料 聚乙烯醇 偏光片 透射率 染色 制备 照射 制造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偏光板及其制造方法,所述偏光板包含用碘和/或二色性染料染色的基于聚乙烯醇的偏光片,并局部具有在400nm至800nm的波长范围处的单体透射率是70%以上的去偏光区域,所述去偏光区域通过在偏光板的一部分上照射具有选自200nm至800nm的波长范围的特定波长的光形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偏光板及其制造方法,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偏光板及其制造方法,所述偏光板局部具有去偏光区域从而适合于贴附到如相机模块的组件上。
背景技术
偏光板已被应用于各种图像显示装置,例如液晶显示装置、有机发光二极管等等。目前主要使用的偏光板包含层叠在聚乙烯醇(以下称为PVA)偏光片的一面或两面上的保护膜,所述偏光片通过用碘和/或二色性染料将基于PVA的薄膜染色、使碘和/或二色性染料与硼酸等交联、以及通过拉伸使薄膜中的分子取向而制成。
近年来,图像显示装置的厚度已逐渐减小,而且为了获得大的屏幕尺寸,不显示图像的遮光板和边缘部分的厚度已被最小化。特别地,包括相机和可视电话的各种功能通常被组装在强调便携性或移动性的小型和中型显示装置、以及笔记本电脑和个人电脑(PC)中。具体来说,如相机的组件己被组装在图像显示装置中。此外,在设计因素方面,已经尝试给产品标志或边框区域赋予各种颜色。
同时,传统的偏光板包括用碘和/或二色性染料对整个偏光板进行染色,并因此显示出深黑色,使得难以给图像显示装置赋予各种颜色。另外,当偏光板被放在诸如相机的组件上时,会有偏光板吸收50%以上光量的问题,因此,相机镜头的可见性会降低。
为了克服这个问题,在贴附偏光板的过程中可以使用物理去除方法,其中通过例如打孔或切割的工艺去除覆盖相机镜头的一部分偏光板。或者,也可以使用化学去除方法,其中使用如碘离子的化学物质去除或漂白覆盖相机镜头的偏光板部分。
然而,如上所述的物理方法会损坏图像显示装置的外观,并由于打孔工艺的特性而损伤偏光板。此外,在如上所述的物理去除偏光板部分的工艺中,可能会出现偏光板被撕裂的问题。由于最近偏光板的厚度已逐渐减小的趋势,这个问题变得更加严重。同时,为了防止偏光板的损伤(例如撕裂),应在足够远离角落的位置形成偏光板打孔部分,而且当此偏光板被应用于图像显示装置时,会有图像显示装置的边框部分变得相对较宽的问题,从而偏离最近的图像显示装置的窄边框设计。此外,当将相机模块组装在如上所述的偏光板打孔部分中时,会有的问题是,因为相机镜头曝露于图像显示装置的外部,当长期使用图像显示装置时,相机镜头很可能会被污染和损坏。
同时,后面的化学去除方法具有的问题在于,由于使用的化学物质的扩散,难以从期望的偏光片部分准确地去除碘,因此难以控制去偏光区域,以及在于化学方法难以应用于具有粘合到其上的保护膜的偏光板。
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新的方法,所述方法克服了上述问题并可被用于在偏光板中局部形成去偏光区域或偏光去除区域,以便具有所需的适当尺寸。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做出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自身的一部分中具有去偏光区域的偏光板以及所述偏光板的制造方法,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所述方法不会损坏外观,而且可以通过不需物理打孔或使用任何化学物质的简单方法来实现去偏光。
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偏光板,所述偏光板包含用碘和二色性染料中的任一种或多种染色的基于聚乙烯醇的偏光片,并且所述偏光板局部具有去偏光区域,所述去偏光区域在400nm至800nm的波长范围处具有70%以上的单体透射率。
所述偏光板的去偏光区域优选具有20%以下的偏光度,并且所述偏光板中除了所述去偏光区域以外的区域优选具有40%至45%的单体透射率及99%以上的偏光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G化学株式会社,未经LG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279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