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有嵌段共聚物的粘合剂有效
| 申请号: | 201480027280.3 | 申请日: | 2014-05-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2910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7 |
| 发明(设计)人: | 中田加那予;森下义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可乐丽 |
| 主分类号: | C09J153/00 | 分类号: | C09J153/00;C08F29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含有 共聚物 粘合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粘合剂。详细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具有特定的梯度共聚物嵌段的嵌段共聚物的粘合剂。本发明的粘合剂熔融加工性优异、保持力高、粘性、润湿性也良好,因此特别适宜用作热熔型粘合剂。
背景技术
与橡胶类粘合剂相比,丙烯酸类粘合剂利用源自其化学结构的优异的耐候性、透明性的特征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光学薄膜、保护膜、标签、医疗用胶带、工业用胶带等粘合制品。通常,丙烯酸类粘合剂根据其形态而主要分为溶液型粘合剂、乳液型粘合剂以及热熔型粘合剂。此外,近年还开发出在涂覆后照射UV使之反应的UV固化型粘合剂。
在本说明书中,“粘合剂”是指“压敏粘接剂(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在此,“压敏粘接剂”是指属于高粘度·低弹性模量的半固体且在接合后也没有状态的变化、能够再剥离和再粘接的粘接剂。“压敏粘接剂”通常是会产生界面剥离、进而初始粘性强的粘接剂。
溶液型粘接合剂是将粘接合剂成分溶解于有机溶剂而成的,由于通过在基材上涂布使有机溶剂蒸发来的方式粘接合剂层设置于基材上,因此所要使用的有机溶剂对环境的影响会成为问题。乳液型粘接合剂是使粘接合剂成分以微粒状态在水中分散而成的,由于通过在基材上涂布使水蒸发的方式将粘接合剂层设置于基材上,因此会有排水处理、干燥能大的问题。UV固化型粘接合剂将配制有例如低聚物、单体以及光聚合引发剂的液体涂布于基材,对其照射UV使单体聚合来设置粘接合剂层,但一部分单体会残留,臭气、毒性成为问题。另一方面,热熔型粘接合剂将粘合剂成分本身以热熔融状态涂布于基材,在基材上设置粘接合剂层,因此不需要有机溶剂、水的干燥工 序,由此,不仅粘合制品的生产率高,而且环境负荷小、安全性优异。然而,热熔型粘接合剂在施加温度时会熔融,因此具有对于高温下、长时间的载重负载的保持力低的缺点。
作为为了得到可以改善保持力低的缺点的丙烯酸类热熔型粘合剂的以往的研究,例如,有以下的报道。
在专利文献1中,报道了使用丙烯酸类三嵌段共聚物而得到的热熔型粘合剂(压敏粘接剂组合物)。在该报道中,记载了通过不具有梯形结构,可以不影响热熔型粘合剂的配混自由度,不减少内聚强度。但是,有时热熔加工性、粘合剂性能依然会有问题。
在专利文献2中,报道了含有特定的丙烯酸类二嵌段共聚物的热熔型粘合剂。在该报道中,记载了通过将特定的丙烯酸类二嵌段共聚物与丙烯酸类三嵌段共聚物组合,可以抑制保持力的下降并提高热熔加工性。但是,当优先热熔加工性时,特别是想要进行低温且高速下的热熔涂覆时,保持力等尚有改善的余地。
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3中,报道了包含异氰酸酯与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的反应性热熔型粘接剂。在该报道中,记载了当嵌段间具有梯度结构时,生坯强度下降、暴露时间变长。但是,由于该粘接剂是反应型粘接剂,因此在粘贴于被粘物后会发生反应与被粘物粘接,反应后失去粘合性,无法在胶带、标签等会被再剥离的粘合制品的用途(作为粘合剂的用途)中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粘接剂”是指在被粘物的接合后需要固化的工序,之后表现出高粘接性,难以再剥离的意思,与上述“粘合剂”明确地区別。作为“粘接剂”包括“感热粘接剂”、反应性·UV固化型粘接剂等,优选在剥离时产生内聚破坏的粘接剂。“粘接剂”与“粘合剂”所应用的用途有着根本的不同,将“粘接剂”用于“粘合剂”的用途是不合适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2-53355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273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6-117932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06-93060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表平05-507737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平11-335432号公报
专利文献7:美国专利5403658号说明书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Part A:Polymer Chemistry、2005年、43卷、p.1100~1118
非专利文献2:Macromolecular Chemistry and Physics、2000年、201卷、p.1108~1114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可乐丽,未经株式会社可乐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272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