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显示设备的生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26517.6 | 申请日: | 2014-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297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田中大充;西原伸彦;岸崎和范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9F9/00 | 分类号: | G09F9/00;B32B37/00;G02F1/13;G02F1/1335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21 | 代理人: | 蒋亭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显示 设备 生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显示设备的生产系统。
本申请基于2013年5月17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3-105583号主张优先权,在此援引其内容。
背景技术
作为向液晶面板等光学显示部件贴合偏振板等光学构件的方式,公知有卷对板(roll-to-panel)方式与片对板(chip-to-panel)方式这两种。卷对板方式是将从坯料卷卷出的光学构件片切割成规定尺寸并贴合于光学显示部件的方式(参照专利文献1)。片对板方式是将切割成单片状的光学构件贴合于光学显示部件的方式(参照专利文献2)。
卷对板方式不需要基片的捆扎作业,因此与片对板方式相比具有能够抑制作业成本这一优点。另一方面,片对板方式与卷对板方式相比虽然耗费作业成本,但是由于具有能够应对基片的供给这一优点,因此有继续采用的实际利益。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30751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255132号公报
为了获得两者优点,考虑同时设置卷对板方式与片对板方式这两种方式。然而,若同时设置以上两种方式的系统,则要耗费巨大的设备成本。另外,当同时设置两种方式并分开使用各个方式时,使用的便利性变差,顺应性变差。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方式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显示设备的生产系统,该光学显示设备的生产系统的使用便利性好,且具有优秀的顺应性,并且能够实现供给方式的多样化。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结构。
(1)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涉及向光学显示部件贴合光学构件而构成的光学显示设备的生产系统,具备:第一供给部,其将与所述光学显示部件的显示区域对应的宽度的带状的光学构件片从坯料卷中与隔离片一起卷出,并以保留所述隔离片的方式切割所述光学构件片来作为所述光学构件,进而供给所述光学构件;第二供给部,其搬运并供给与所述光学显示部件的显示区域对应的大小的单片状的光学构件;以及贴合部,其选择通过所述第一供给部供给的光学构件与通过所述第二供给部供给的光学构件中的任一方,并粘贴于保持面进行保持,并且所述贴合部将保持于所述保持面的所述光学构件贴合于所述光学显示部件。
(2)在上述(1)所述的光学显示设备的生产系统的基础上,也可以是,所述第二供给部将载体片从坯料卷中卷出,向所述载体片上贴合所述单片状的光学构件并进行搬运。
(3)在上述(2)所述的光学显示设备的生产系统的基础上,也可以是,所述第一供给部包括将所述光学构件从所述隔离片剥离的第一剥离部,所述第二供给部包括将所述光学构件从所述载体片剥离的第二剥离部。
(4)本发明的第二方式涉及向光学显示部件贴合光学构件而构成的光学显示设备的生产系统,具备:第一供给部,其将宽度比所述光学显示部件的显示区域的长边与短边中的任一边的长度更宽的带状的光学构件片从坯料卷中与隔离片一起卷出,并以保留所述隔离片的方式将所述光学构件片切割成比所述显示区域的长边与短边中的另一边的长度更长的长度来作为薄片,进而供给所述薄片;第二供给部,其搬运并供给宽度比所述光学显示部件的显示区域的一边的长度更宽、并且长度比所述显示区域的另一边的长度更长的薄片;贴合部,其选择通过所述第一供给部供给的薄片与通过所述第二供给部供给的薄片中的任一方,并粘贴于保持面进行保持,并且所述贴合部将保持于所述保持面的所述薄片贴合于所述光学显示部件;以及切断装置,其从贴合于所述光学显示部件的所述薄片切掉在与贴合面对应的部分的外侧配置的多余部分,形成与所述贴合面对应的大小的所述光学构件。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结构中的“贴合面“指的是光学显示部件的与薄片对置的面,“贴合面的外周缘”具体而言指的是光学显示部件中的贴合有薄片的一侧的基板的外周缘。
另外,薄片的“与贴合面对应的部分”指的是薄片中的、与薄片对置的光学显示部件的显示区域的大小以上且光学显示部件的外形形状(俯视时的轮廓形状)的大小以下的区域,并且避开了光学显示部件中的电气部件安装部等功能部分的区域。相同地,“与贴合面对应的大小”指的是光学显示部件的显示区域的大小以上且光学显示部件的外形形状(俯视时的轮廓形状)的大小以下的大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住友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265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