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及夹层玻璃有效
| 申请号: | 201480025438.3 | 申请日: | 2014-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8940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 发明(设计)人: | 吉田章吾;岩本达矢;岛本伦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03C27/12 | 分类号: | C03C27/12;B32B27/30;C08L29/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张涛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夹层玻璃 第一层 中间膜 聚乙烯醇缩醛树脂 增塑剂 受阻胺光稳定剂 烷基 烷氧基键合 第一表面 氮原子 哌啶 配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夹层玻璃的端部不易产生空隙,且可在夹层玻璃的端部抑制YI值的上升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本发明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1具备含有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和增塑剂的第一层2和配置于所述第一层2的第一表面2a侧且含有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和增塑剂的第二层3,所述第一层2还含有烷基或烷氧基键合于哌啶结构的氮原子的受阻胺光稳定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夹层玻璃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另外,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上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夹层玻璃。
背景技术
夹层玻璃即使受到外部冲击而破损,玻璃碎片的飞散量也少,安全性优异。因此,上述夹层玻璃被广泛用于汽车、铁道车辆、航空器、船舶及建筑物等。上述夹层玻璃可通过将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夹入一对玻璃板之间来制造。
作为上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一个例子,在下述的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一种中间膜,其黄变倾向低、对于UV-A射线及可见光具有高透过率,对于UV-B射线具有低透过率。该中间膜含有聚乙烯醇缩醛、增塑剂、作为UV吸收剂的草酰替苯胺型化合物。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中间膜可以含有HAS/HALS/NOR-HALS型的非芳香族光稳定剂。
在下述的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紫外线阻挡特性高,可长期维持光学品质的中间膜。该中间膜含有聚合物层。上述聚合物层含有氧化钨剂和具有苯并三唑基的分子及多价金属盐中的至少1种。
在下述的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可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提高夹层玻璃对高频区的隔音性的中间膜。该中间膜具备含有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和增塑剂的第一层、叠层于上述第一层的第一表面且含有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和增塑剂的第二层和叠层于上述第一层的与上述第一表面相反的第二表面且含有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和增塑剂的第三层。在该中间膜中,上述第一层中所含的上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羟基的含有率比上述第二层、第三层中所含的上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各羟基的含有率低,上述第一层的厚度与上述第二层和上述第三层的合计厚度之比为0.14以下。另外,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可得到能够抑制发泡的产生及发泡的生长的夹层玻璃。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US2012/0052310A1
专利文献2:US2009/0035583A1
专利文献3:WO2012/043816A1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有时在使用了现有中间膜的夹层玻璃的端部产生空隙。该空隙在对夹层玻璃赋予光及热等时特别容易产生。该空隙为在夹层玻璃的端部中间膜脱落而形成的凹部。该空隙与专利文献3中所记载的由发泡而产生的发泡生成物不同。
若在夹层玻璃的端部产生空隙,则夹层玻璃的外观变差,或中间膜和玻璃板等之间的粘接力变低。
另外,若使用现有中间膜制备夹层玻璃,则有时夹层玻璃的端部的黄色指数(YI)值上升。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夹层玻璃的端部不易产生空隙,且可在夹层玻璃的端部抑制YI值的上升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另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了上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夹层玻璃。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宽泛方面,可提供一种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具备:
第一层,其含有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和增塑剂;和第二层,其配置于所述第一层的第一表面侧且含有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和增塑剂,所述第一层还含有烷基或烷氧基键合于哌啶结构的氮原子上而形成的受阻胺光稳定剂。
在本发明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某特定方面,所述中间膜含有选自碱土金属、锌及铝中的至少1种第一金属原子,所述中间膜不含或含有碱金属,所述中间膜中所述第一金属原子的含量为150ppm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254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