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体断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23393.6 | 申请日: | 2014-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647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金钟元;徐旺璧;金天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造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3/08 | 分类号: | H01H33/08;H01H33/7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董敏,王艳江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 断路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体断路器,该气体断路器通过利用熄灭气体来熄灭断电时产生的电弧。
背景技术
气体断路器为安装在电力线路上的装置,该装置在例如人工线路断开或短路之类的意外事故发生时断开电流,从而保护电力系统和电力装置。典型的气体断路器包括固定电极和可动电极、通过可动电极的跳闸操作使固定电极和可动电极彼此分开,并且将经压缩的熄灭气体(例如,SF6)注射至压缩室,从而熄灭在固定电极和可动电极彼此分开时产生的电弧。
在气体断路器中的固定电极的端部与可动电极的端部之间产生了电弧,并且电弧随着可动电极的运动逐渐拉长直到电弧通过熄灭气体熄灭为止。
当电弧的长度增大时,电弧的能量增大并且需要更多的灭弧气体来熄灭,并且因此,气体断路器的气缸的容积增大以存储更多的熄灭气体,并且气体断路器的整体尺寸同样需要增大。此外,气体断路器的容积的增大使用于移动可动电极的操作力增大,使得操作装置的尺寸同样需要增大,并且因此,增大了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体断路器,该气体断路器能够通过较小量的熄灭气体来执行熄灭功能。
[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气体断路器,该气体断路器包括第一触头部、第二触头部、气体室、气体喷射喷嘴和电弧长度限制触头,第一触头部包括第一电弧诱导触头;第二触头部包括第二电弧诱导触头,第二电弧诱导触头形成为能够相对于第一电弧诱导触头相对地移动,从而处于与第一电孤诱导触头接触的状态或处于与第一电弧诱导触头分开的状态;气体室构造成存储熄灭气体,该熄灭气体用于熄灭在第一电弧诱导触头与第二电弧诱导触头分开时在第一电弧诱导触头与第二电弧诱导触头之间产生的电弧;气体喷射喷嘴由电绝缘材料形成并且构造成形成熄灭气体的喷射通道;电弧长度限制触头设置成与第二电弧诱导触头间隔开,并且电弧长度限制触头构造成在第二电弧诱导触头移动时与第二电弧诱导触头一起移动,并且电弧长度限制触头构造成使得位于第二电弧诱导触头侧的端部在第一电弧诱导触头距第二电弧诱导触头最远时定位在超出第一电弧诱导触头的端部的点处。
气体喷射喷嘴可以构造成与第二电弧诱导触头一起移动,并且电弧长度限制触头固定至气体喷射喷嘴。
第一电弧诱导触头可以形成为杆状形状,并且电弧长度限制触头包括设置有通孔的轴向方向延伸部,第一电弧诱导触头插入到该通孔中。
轴向方向延伸部可以设置有用于允许熄灭气体移动的气体运动孔。
轴向方向延伸部可以设置在气体喷射喷嘴内,电弧长度限制触头还可以包括多个径向方向延伸部,所述多个径向方向延伸部从轴线方向延伸部沿径向方向延伸并连接至气体喷射喷嘴,并且所述多个径向方向延伸部可以彼此间隔开,使得熄灭气体能够在所述多个径向方向延伸部之间移动。
电弧长度限制触头可以包括电弧稍端部,电弧稍端部形成在电弧长度限制触头的位于第二电弧诱导触头侧的端部处,并且电弧稍端部具有相对较大的耐电弧性。
电弧稍端部可以由包括铜和钨的合金形成。
第一触头部可以包括导电导引管,导电导引管电连接至第一电弧诱导触头。
电弧长度限制触头可以电连接至导引管,并且电弧长度限制触头构造成与第一电弧诱导触头在第一电弧诱导触头与第二电弧诱导触头接触的情况下接触。
气体断路器还可以包括电场释放防护部,电场释放防护部电连接至电弧长度限制触头,并且电场释放防护部构造成执行电场释放操作。
电场释放防护部在连接至电弧长度限制触头的情况下可以插置在气体喷射喷嘴与导引管之间。
电场释放防护部可以包括轴向方向延伸部和弯曲延伸部,轴向方向延伸部沿轴线方向延伸,弯曲延伸部从轴向方向延伸部的端部沿径向方向以弯曲表面形状延伸至外侧。
气体断路器还可以包括接触构件,接触构件插置在电场释放防护部与管构件之间,并且接触构件在与电场释放防护部和管构件接触的同时电连接至电场释放防护部和管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造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日造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233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