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装置、偏光板和偏振片保护膜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22354.4 | 申请日: | 2014-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439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斋宫芳纪;林原干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洋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 | 分类号: | G02F1/1335;G02B5/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 显示装置 偏光 偏振 保护膜 | ||
提供可以维持良好的可视性、且可以将液晶显示装置进一步薄型化的偏振片保护膜、偏光板和实现其的液晶显示装置。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具有背光光源、2张偏光板、配置于前述2张偏光板之间的液晶单元,前述背光光源为具有连续发光光谱的白色光源,前述偏光板具有在偏振片的两侧层叠有偏振片保护膜的结构,前述偏振片保护膜中的至少1张为满足下述物性(a)~(c)的聚酯薄膜:(a)3000nm以上且30000nm以下的延迟量(Re);(b)1.0以上的延迟量(Re)与厚度方向延迟量(Rth)之比(Re/Rth);和(c)0.12以下的面取向度(ΔP)。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装置、偏光板和偏振片保护膜。更具体而言,涉及可视性良好、且适于薄型化的液晶显示装置、偏光板和偏振片保护膜。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在手机、平板电脑终端、个人用计算机、电视、PDA、电子辞典、汽车导航、音乐播放器、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等中被广泛地实用化。随着液晶显示装置的小型化、轻量化推进,其利用已经不限于办公室、屋内,在屋外和汽车、电车等的移动中的利用也正在扩大。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观察液晶显示装置时,为了抑制起因于可能依赖于观察的角度而产生的虹斑等的画质的降低,使用延迟量为3000~30000nm的聚酯薄膜作为偏振片保护膜。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WO2011/162198
发明内容
然而,市场上要求液晶显示装置的进一步薄型,虽然仅仅单纯地将延迟量控制为3000~30000nm则可以消除由于虹斑的产生而导致的可视性恶化,但是减薄薄膜的厚度时,机械强度明显降低,因此,难以应对薄型化的期望。因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可以维持良好的可视性、且可以将液晶显示装置进一步薄型化的偏振片保护膜、偏光板和实现其的液晶显示装置。
本发明人等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反复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将聚酯薄膜的面取向度控制为一定以下,可以将延迟量的值维持在3000以上且30000以下,保持良好的可视性,且提高薄膜的机械强度,进一步减薄薄膜的厚度。基于上述发现,反复进行进一步研究和改良,从而本发明人等完成了本发明。
代表性的本发明如下所述。
项1.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具有背光光源、2张偏光板、配置于前述2张偏光板之间的液晶单元,前述背光光源为具有连续发光光谱的白色光源,
前述偏光板具有在偏振片的两侧层叠有偏振片保护膜的结构,
前述偏振片保护膜中的至少1张为满足下述物性(a)~(c)的聚酯薄膜:
(a)3000nm以上且30000nm以下的延迟量(Re);
(b)1.0以上的延迟量(Re)与厚度方向延迟量(Rth)之比(Re/Rth);和
(c)0.12以下的面取向度(ΔP)。
项2.
根据项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
前述聚酯薄膜满足下述物性(d):
(d)0.1以上的双折射率(ΔNxy)。
项3.
根据项1或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前述聚酯薄膜为构成位于比前述液晶单元靠近可视侧的偏光板的偏振片保护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洋纺株式会社,未经东洋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223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多平台的汽车协议测试系统
- 下一篇:智能家居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