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眼板和用于在车辆、特别是轮船上绑扎集装箱的绑扎件及其所组成的绑扎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22229.3 | 申请日: | 2014-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212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克里斯蒂安·贝德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不来梅赛柯船舶设备中心有限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25/00 | 分类号: | B63B25/00;B63B25/28;B65D9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12 | 代理人: | 张天舒,张杰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辆 特别是 轮船 绑扎 集装箱 及其 组成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集装箱的绑扎件安装在汽车上,特别是绑扎在轮船上的眼板,该眼板具有至少两个绑扎眼。另外,本发明还涉及用于将集装箱绑扎在汽车、特别是在轮船上的绑扎件。
背景技术
在航海的轮船上的眼板例如用于安装绑扎件,通过这些眼板可以使集装箱绑扎。这些眼板可以安装、即实际为焊接在轮船的甲板上或者安装在绑扎桥上。已知的眼板具有一个绑扎眼(例如申请人发明的眼板LAP-1)或两个绑扎眼(例如申请人发明的眼板LAP-2/100),绑扎件可以安装在这些绑扎眼上。在实际中,紧定螺栓的螺纹轴借助与螺纹轴一件式或材料配合地连接的钩环而搭接,其中螺栓或插接销钉穿过绑扎眼。该紧定螺栓在其另一端上与绑扎杆连接,该绑扎杆借助钩入件挂入集装箱角件的一个端面上的长孔中。这样形成的绑扎通过相应地旋紧紧定螺栓而拉紧。
具有两个绑扎眼的眼板LAP-2/100用于搭接每个绑扎件,该绑扎件用于两个相邻地装载在轮船甲板上的集装箱。也就是说每个绑扎件恰好对应一个绑扎眼。
用于运输货物的现代集装箱使用两种不同的高度,即8’6“(8英尺6英寸)以及9’6“(9英尺6英寸)。这意味着,绑扎件根据待绑扎货物的高度而采用相对于轮船甲板不同的角度。该问题在绑扎件借助眼板而安装在绑扎桥的情况下更为突出。轮船甲板上的绑扎桥的高度根据不同轮船类型是不同的而且对应于一个至目前四个重叠堆垛的集装箱的堆垛高度。相应地,根据具体的堆垛高度,绑扎件可以采用两种角度(在绑扎桥为一个集装箱的高度的情况下)或五种角度(在绑扎桥为四个集装箱高度的情况下),即,例如在绑扎桥为三个集装箱的高度的情况下,当堆垛高度由三个8’6“集装箱组成时采用最平缓的角度,当堆垛高度由两个8’6“集装箱和一个9’6“集装箱组成时采用更倾斜的角度,随之当堆垛高度由一个8’6“集装箱和两个9’6“集装箱组成时采用较之前更倾斜的角度,最后当堆垛高度由三个9’6“集装箱组成时采用最倾斜的角度。这样是有缺陷的,因为在将绑扎件捆扎在集装箱的角件上时所作用的力的方向不能够以最理想的方式设计。
尽管外部绑扎由于更有利的力传入而可能更为有利,但是目前轮船上的集装箱还是主要地设置有内部绑扎。但在外部绑扎的情况下还存在其他的问题,即,对应于两个相邻的集装箱的绑扎杆,根据两个相邻的集装箱垛的堆垛高度的差异而在角件下方紧紧地交叉,这样可能导致绑扎杆的碰撞。这再次意味着,在这些情况下,绑扎杆中的至少一个不能够受到碰撞。
对于绑扎件的另一个要求在于,确保在从待绑扎的集装箱上松开的状态下绑扎件不会脱落,该绑扎件不会落下且砸伤人员。
发明内容
由此出发,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眼板和绑扎件以及由它们所组成的系统,绑扎件可以以保持恒定的角度与眼板搭接并同时与眼板不会脱落地连接。
为了解决该问题,按照本发明的眼板的特征在于,具有用于绑扎件的引导结构、特别是引导槽或者引导突起。为了解决该问题,按照本发明的绑扎件的特征在于,具有与眼板的引导结构能够互补的引导部件。按照本发明的绑扎系统具有这类眼板和这类绑扎件。
由于根据本发明的眼板的设计,轮船上可能的集装箱的每个具体的堆垛高度分别对应一个眼板。因此,通过绑扎件总是搭接在各自对应的眼板上,绑扎件在集装箱上的嵌合角度可以不依赖于具体的堆垛高度而保持恒定。由于总是保存恒定的角度,直线设置的绑扎眼相对于集装箱角的距离也不依赖于堆垛高度而保持恒定,其中绑扎系统搭接在该集装箱角上。因此,在紧定螺栓与示例性的绑扎杆相互连接之后,仅通过紧定螺栓轻微的绕轴转动就可以建立起张紧系统。鉴于引导结构和绑扎件上互补的引导部件,确保了绑扎件在从一个绑扎眼转移到另一个绑扎眼的过程中始终不会脱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不来梅赛柯船舶设备中心有限两合公司,未经不来梅赛柯船舶设备中心有限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222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压推动往复式双缸泵
- 下一篇:双缸柱塞式灰浆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