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式接近耦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22054.6 | 申请日: | 2014-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1008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弗洛里安·彼得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邦印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7/00 | 分类号: | G06K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钟晶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成电路 感应耦合 耦合装置 非接触式接口 质量指标 耦合接口 移动式 应答 指令 预设时间间隔 感应方式 指令发送 指令接收 处理器 发送 | ||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用于和接近对象的集成电路感应耦合的移动式接近耦合装置(100),所述集成电路包括用于感应耦合的耦合接口,所述接近耦合装置(100)包括:一非接触式接口(107),用于以感应方式向所述集成电路发送第一数目个指令,而且在各指令发送后,在预设时间间隔内等待接收所述集成电路针对各指令所做的专属应答;以及一处理器(109),用于根据针对所述第一数目个指令接收到的第二数目个专属应答确定质量指标,所述质量指标表示所述非接触式接口与所述集成电路的耦合接口间的感应耦合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式接近耦合装置和一种感应耦合方法。
背景技术
护照、身份证或可电子读取的银行卡或信用卡等电子可读证件通常包括用于认证、识别或支付目的的集成电路。
该集成电路可构成射频识别芯片(RFID),如近场通信芯片(NFC),而且可以为无源电路。所述集成电路的射频通信通常基于该集成电路的非接触式耦合接口与接近耦合设备的相应非接触式接口之间的感应耦合而实现。上述各非接触式接口及所述通信可根据ISO/IEC14443或ISO/IEC7816-4标准来实现。
用于边境管制的接近耦合设备通常为包括非接触式接口的固定式阅读器,所述非接触式接口用于与集成电路通讯,例如与电子可读护照的集成电路通讯。此类阅读器一般通过USB接口以有线方式与个人计算机(PC)相连接。然而,对于边境管制之外的用途,尤其是对于电子支付或分布式识别等大规模用途而言,上述边境管制阅读器的成本过于昂贵。
如今,随着对RFID或NFC通信的需求的不断增加,智能手机等移动通信设备越来越多地配备非接触式接口,例如用于电子身份证(eID)或NFC应用的非接触式接口。此外,对于数据交换方面而言,智能手机与信用卡等的相应非接触式接口间的耦合质量通常无法达到最优化或不够高。另外,在近场通讯情况下,由于各种设备共享场环境,因此难于采用典型的信道估计方法,例如发送用于建立信道质量的训练序列。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确定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等移动式接近耦合装置与电子可读身份证或信用卡等接近对象之间在移动环境内耦合质量的有效概念。
此目的可由独立权利要求的技术特征实现。其他实施方式见于从属权利要求、说明书及附图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基于以下发现:上述目的可通过例如根据对例如接收到的接近对象针对移动式接近装置的生成指令而发送的后续应答进行计数,确定表示所述移动式接近装置和所述接近对象的对应非接触式接口之间的场耦合度的质量衡量指标的方式实现。
根据第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式接近耦合装置,用于和接近对象的集成电路感应耦合,所述集成电路包括用于感应耦合的耦合接口,所述接近耦合装置包括:一非接触式接口,用于以感应方式向所述集成电路发送第一数目个指令,而且在每一指令发送后,在预设时间间隔内等待接收所述集成电路针对该指令所做的专属应答;以及一处理器,用于根据针对所述第一数目个指令所接收到的第二数目个专属应答确定质量指标,所述质量指标表示所述非接触式接口与所述集成电路的耦合接口间的感应耦合质量。
所述移动式接近耦合装置可作为主机工作,而所述接近对象可作为从机工作。所述感应耦合可由所述移动式接近耦合装置产生的磁场以及所述接近对象例如在通电时产生的磁场实现。
所述非接触式接口和耦合接口可分别用于射频通信,例如近场通信(NFC)或射频识别通信(RFID)。在此情形下,所述非接触式接口和耦合接口可分别包括用于生成磁场的天线,所述磁场用于实现感应耦合或数据交换通信。
所述移动式接近耦合装置和接近对象,尤其是所述非接触式接口和耦合接口,可分别用于根据ISO/IEC14443标准和/或ISO/IEC7816-4标准通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邦印刷有限公司,未经联邦印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220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使用移动设备的优惠管理系统及其方法
- 下一篇:在线隐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