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装置以及包括这种连接装置的安全帽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21933.7 | 申请日: | 2014-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240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P·哈尔丁;丹尼尔·拉纳;金·林德布卢姆;约翰·蒂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米帕斯公司 |
主分类号: | A42B3/06 | 分类号: | A42B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武晨燕;王艳波 |
地址: | 瑞典*** | 国省代码: | 瑞典;S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帽 连接装置 连接构件 部件设置 滑动移动 弹簧力 阻尼力 方式设置 间接连接 可滑动 配合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装置(6),所述连接装置适于连接以相对于彼此可滑动的方式设置的第一部件(2)和第二部件(3)。连接装置(6)的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6)适于允许第一部件(2)与第二部件(3)之间在所有方向上的滑动移动。装置(6)包括:连接构件(7),连接构件直接或间接连接至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2、3)中的至少一者;以及在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2、3)之间滑动移动期间产生弹簧力和/或阻尼力的装置(8),产生弹簧力和/或阻尼力的装置适于与所述连接构件(7)连接或配合。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安全帽(1),所述安全帽包括:第一安全帽部件(2),第一安全帽部件设置成靠近戴用者的头部;第二安全帽部件(3),第二安全帽部件设置在第一安全帽部件(2)的径向外侧;以及至少一个根据以上所述的连接装置(6),连接装置连接第一安全帽部件与第二安全帽部件(2、3)。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涉及一种连接装置和安全帽,该连接装置连接第一可滑动设置部件与第二可滑动设置部件并吸收力,该安全帽包括这种连接装置。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安全帽,该安全帽包括第一安全帽部件和第二安全帽部件以及连接这两个部件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制作一种吸收产生切向分力的斜冲击(例如人与移动物体或表面之间的冲击)的能量的结构是一种难题。该结构可以例如为安全帽、防护衣物或其他力吸收结构。
在现有技术中,存在许多解决方案,包括至少第一层或部件和第二层或部件,第一层或部件和第二层或部件相对于彼此能够可滑动地移动以便吸收冲击力。为了正确地发挥作用,各层通过一个或若干连接装置连接。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装置为安全帽。大多数安全帽包括硬外壳和称为衬里的能量吸收层,硬外壳通常由塑料或合成材料制成,能量吸收层由能量吸收材料制成。现今,防护安全帽要设计成使满足一定的法律规格,这尤其关系在规定载荷下头部的重心可能发生的最大加速度。通常,进行以配备有安全帽的虚拟颅骨经受向头部的径向打击而著称的测试。这导致现代安全帽在径向对撞颅骨的打击的情况下具有良好的能量吸收能力,而对其他载荷方向的能量吸收则不能同样最佳。
在径向冲击的情况下,头部会在平移移动中加速,从而导致平移加速度。平移加速度可以导致颅骨的骨折和/或脑组织的压力或擦伤。然而,根据伤害统计,纯粹的径向冲击是少有的。
另一方面,对头部造成纯粹角加速度的纯粹切向撞击也是少有的。
最常见类型的冲击是斜冲击,斜冲击为同时作用于头部的径向力和切向力的结合。斜冲击造成脑的平移加速度和角加速度。角加速度引起脑在颅骨内转动,从而对将脑连接到颅骨及连接到脑本身的身体元素造成伤害。
转动损伤的示例一方面为硬脑膜血肿(SH),硬脑膜血肿(SH)为由于血管破裂后果的出血、另一方面为弥漫性轴索损伤(DAI),弥漫性轴索损伤(DAI) 可总结为由于脑组织的高度剪切变形结果的神经纤维的过度拉伸。取决于旋转力的特征,比如持续时间、幅度和增加率,出现SH或DAI,或遭受SH或DAI 的结合。总地来讲,SH发生在持续时间短且大幅度的情况下,而DAI发生在持续时间较长且加速载荷范围更广的情况下。重要的是,要考虑这些现象以使得能够对颅骨和头脑提供良好的保护。
头部具有适于缓冲这些力的天然防护性系统,该天然防护性系统使用头皮、坚硬颅骨以及颅骨与脑之间的脑脊液。在冲击的期间,头皮和脑脊液通过在颅骨以上和以下进行压缩及滑动分别地用作转动减震器。当今使用的多数安全帽没有对转动损伤提供保护。
在申请人的现有技术申请WO 2011139224A1和EP1246548B1中,描述了一种安全帽,所述安全帽包括第一安全帽部件和第二安全帽部件,所述第一安全帽部件和所述第二安全帽部件以相对于彼此可滑动的方式设置以免受转动损伤。所述第一安全帽部件设置成较靠近戴用者的头部,第二部件设置在第一安全帽部件的径向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米帕斯公司,未经米帕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219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