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制造用于车辆车轮的轮胎的处理和硫化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19903.2 | 申请日: | 2014-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639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发明(设计)人: | P·洛西 | 申请(专利权)人: | 倍耐力轮胎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D30/06 | 分类号: | B29D30/0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11038 | 代理人: | 王其文 |
地址: | 意大***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制造 车辆 车轮 轮胎 处理 硫化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目的是一种制造用于车辆车轮的轮胎的处理。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涉及一种用于轮胎的硫化模具,所述硫化模具适于实施上述处理。
优选地,本发明涉及一种UHP(超高性能)型的公路轮胎,并且涉及竞赛轮胎,所述竞赛轮胎装配能够达到高于300Km/h的直线速度的高驱动性能的汽车。
背景技术
用于机动车辆车轮的轮胎通常包括与带束结构相联的胎体结构。胎面带相对于带束结构布置在径向外部位置。胎面是轮胎的与路面直接接触并且与路面交换力的部分,所述力允许沿着由驾驶员设定的轨迹驱动车辆。
外倾角表示与形成在车轮的旋转轴线和垂直于地面且通过轮毂的旋转中心的轴线之间的角互补的角。在车轮朝向汽车倾斜的情况下,换言之,在轮胎的触及地面的下部部分比轮胎的上部部分距离机动车更远的情况下,这个角度通常为负的。
轮胎的中线平面“PT”指的是正交于轮胎的旋转轴线并且与轮胎的胎圈的轴向外端部轴向等距的平面。
轮胎的“胎圈”指的是轮胎的径向内部区域,在所述径向内部区域处轮胎和相应的安装轮辋相互接合。每个胎圈均通常与环形锚固结构结合成一体,所述环形锚固结构包括通常称作胎圈芯的至少一个环形增强插入件,所述环形增强插入件在径向外部位置处承载填充件。通常由弹性体材料制成的填充件具有基部部分,所述基部部分接合到胎圈芯并且沿着远离轮胎的旋转轴线的方向渐缩,直到到达径向外顶端为止。特别地,每个称作“胎圈”的区域皆被包括在轮胎的径向内边缘中的一个和相应的填充件的径向外顶端之间。
车轮的中线平面“PW”指的是正交于车轮的旋转轴线并且与安装有轮胎的轮辋的用于容纳胎圈的两个容纳部(轮辋边缘)的轴向内端沿轴向等距的平面。
当轮胎安装在轮辋上时,两个平面必须重合(PT≡PW)。
在这个背景下,胎面带的轴向末端部分(对于未变形的轮胎,所述轴向末端部分限定了对应于胎面带的圆周边缘的两个圆周)指的是轮胎的在处于未塌缩(安装在轮辋上并且充气至工作压力)且外倾角等于0°的轮胎工作状态的轮胎在超载有等于额外载荷的约两倍的载荷时碰触路面的两个轴向端点。
胎面带的中间圆周线指的是胎面带的与胎面带自身的两个轴向末端等距的一组点(对于未变形的轮胎,这一组点限定了圆周)。
胎面带的中间线表示在轮胎的径向截面中将胎面带的两个轴向末端部分连结在一起的线。
文献EP 0 755 808描述了一种轮胎,所述轮胎包括:胎体结构,所述胎体结构围绕轮胎从一个胎圈延伸至另一个胎圈;两个胎侧;和胎面区域。当轮胎安装在轮辋上并且被充气至预定压力时,胎面区域不对称并且轮胎的最大直径的点相对于轮胎截面的中央线沿着轴向方向向内胎侧移动。与外胎侧的最大直径的点相距的径向距离大于与内胎侧的最大直径的点相距的径向距离,使得胎面区域具有不对称的轮廓。
文献JP2009126424描述了一种轮胎,所述轮胎具有:第一胎面,所述第一胎面具有低滚动阻力;第二胎面,所述第二胎面设置有高“抓地力”;和第三胎面。在小外倾角的情况下,第一胎面抵靠地面而第二和第三胎面与路面分离开。在高外倾角的情况下,第二和第三胎面与路面相接触。
US 2003/0155057涉及一种模具,所述模具具有不对称的胎面轮廓。在传统模具的胎冠的中间中央线的相对侧部中的一个处移除材料,以获得具有胎面带的最大直径的点的期望的移动的形状。
发明内容
本申请人已经发现,轮胎通常以一定外倾角安装在汽车上,以优化汽车特性。
更加精确地,本申请人已经发现,在汽车在直道上行驶期间,具有非零外倾角的几何结构在具有对称轮廓的轮胎中产生了压力分布不均匀的胎印区域。例如,在机动车辆直线前进期间,负外倾角产生了这样的胎印区域,所述胎印区域相对于垂直于地面、包含前进方向且通过轮毂的旋转中心的平面不对称,并且这种胎印区域使得由于轮胎和路面之间的接触压力而产生的合成力的作用点朝向轮胎的内胎侧(机动车辆侧)移动。本申请人认为产生这个结果的主要原因是胎面带的中间线不平行于道路支撑表面,而是倾斜的。结果,就车轮每转动一圈而言,胎印区域的内侧部分(机动车辆侧)被挤压并且变形的程度大于外侧部分被挤压并且变形的程度,并且这意味着由于压力无法有效地分布,导致轮胎在胎面中发生不均匀磨损(内侧部分附近的区域承受更大的磨损)、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得不规律,并且导致非最优的性能,压力无法有效地分布还对弯道上的特性造成负面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倍耐力轮胎股份公司,未经倍耐力轮胎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199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楼梯木地板
- 下一篇:直立缝压型金属板抗风型防渗漏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