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密封和消泡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80019681.4 | 申请日: | 2014-04-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5157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 发明(设计)人: | 大卫·K·尼约斯塔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富公司;星巴克公司贸易用名星巴克咖啡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L2/54 | 分类号: | A23L2/5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磐华律师事务所11336 | 代理人: | 董巍,谢栒 |
| 地址: | 美国明***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 装置 | ||
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3年4月4日提交的序列号为61/808,317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在先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以用于碳酸化设备的密封件和消泡装置、和用于形成碳酸化的批量(batch)成品饮料的方法。
发明背景
目前可以通过使用碳酸化器使水源碳酸化,然后引入风味糖浆浓缩物来制造碳酸饮料,从而形成碳酸饮料。此外,现有技术的设备可包括小的CO2贮气瓶,其在压力下向水的容器中引入碳酸化,然后在水的容器中添加糖浆或其它成分从而产生成品饮料。
然而,所述现有技术的碳酸化设备在它们引入饮料的碳酸化作用的量上是有限的,因为它们不搅动饮料或不具有改变压力来影响碳酸化水平的能力。此外,利用典型的现有技术设备可仅仅使水源碳酸化并且不能使成品饮料碳酸化,或不允许无交叉污染地碳酸化定制的不同饮料。
因此,本领域需要基于个体而用于预先混合的饮料或最终成品饮料的快速碳酸化的方法和装置,使得碳酸化水平可以被调节至不同水平。本领域也需要密封和消泡装置来防止液体在排气过程中离开压力容器,以防止污染碳酸化设备。本领域还需要密封和消泡装置,所述密封和消泡装置用于在排气过程中分开液体和气体,并且所述密封和消泡装置易于清洗和可重复使用。
发明内容
在一方面,公开了与压力容器和盖一起使用的密封件。所述密封和消泡装置包括由密封材料形成的主体。主体包括密封边,其接触所述压力容器和盖并相对于压力容器将盖密封。所述密封件包括迷宫,其防止在碳酸化过程中压力容器内的液体与盖接触。
在另一方面,公开了包括含盖的压力容器的碳酸化设备,所述盖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碳酸化设备还包括密封件。锁定机构相对于压力容器可移除地锁定盖、以及密封和消泡装置。所述密封件包括迷宫,其防止在碳酸化过程中压力容器内的液体与盖接触。
在另一方面,公开了形成成批碳酸饮料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提供碳酸化设备;提供锁定机构;提供含盖的压力容器,所述盖包括进气口和出气口,将液体饮料引入压力容器中;使用锁定机构相对压力容器锁定密封件和盖;以预定的时间、以指定的压力引入气体并搅拌液体饮料以形成碳酸饮料,其中所述密封件包括迷宫,其防止在碳酸化过程中压力容器内的液体与盖接触。
从以下详细说明和附图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优点,特征,特性和关系,其阐述说明性实施方案,所述实施方案指示可以采用本发明的原理的各种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原理的压力容器、盖和夹具中密封件的剖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原理的密封件的俯视图;
图3是图2中密封件沿A-A线的剖视图。
图4是图2中密封件沿B-B线的剖视图。
图5是图1中的压力容器、盖和密封件的剖视图,其示出了在碳酸化周期的碳酸化阶段气体流入压力容器;
图6是图1中的压力容器、盖和密封件的剖视图,其示出了在碳酸化周期的碳酸化阶段压力容器中液体和气体的搅拌;
图7是图1中的压力容器、盖和密封件的剖视图,其示出了碳酸化周期的排气阶段;
图8是压力容器、盖和具有封盖(cover)的密封件的替代实施方案的剖视图;
图9是图8中所示的密封件和封盖的横截面透视图。
图10是包括密封件和锁定机构的压力容器的透视图,在将压力容器装入壳体之前,所述压力容器包括盖。
详细说明
根据其原理,以下的说明描述了,阐明了和例证了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提供说明并不是为了将本发明限制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案(一个或多个),而是要解释和教导本发明的原理以便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这些原理,并且利用该理解,能够将其应用于实践不仅是本文所述的实施方案(一个或多个),而且还可应用于实践根据这些原理所想到的任何其它实施方案。本发明的范围旨在涵盖属于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无论是字面上或在等同原理下)的所有这些实施方案。
通常来说,利用亨利定律可以描述碳酸化过程,其指出在恒温下溶解在给定类型和体积的液体中的给定气体的量同与所述液体相平衡的气体分压成比例。通过以不同的水平控制CO2压力,被吸收的溶解气体的量允许用户创造出具有不同碳酸化量的饮料,以创造对人类味觉的不同的味道和感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富公司;星巴克公司贸易用名星巴克咖啡公司,未经康富公司;星巴克公司贸易用名星巴克咖啡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196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