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二氮杂苯并菲环结构的化合物和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19675.9 | 申请日: | 2014-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214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安达千波矢;安田琢磨;志津功将;高桥岳洋;富樫和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州有机光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01/14 | 分类号: | C07D401/14;C07D413/14;C07D417/14;C09K11/06;H01L51/50 |
代理公司: | 11277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二氮杂苯 结构 化合物 有机 电致发光 器件 | ||
[课题]作为高效率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用的材料,提供发射荧光和迟滞荧光的化合物,进而使用该化合物,提供有机光致发光器件、高效率、高亮度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解决手段]一种通式(1)所示的具有二氮杂苯并菲环结构的化合物;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为具有一对电极和夹在其间的至少一层有机层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使用该化合物作为至少1个有机层的构成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于各种显示装置的自发光器件即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适用的化合物和该器件,详细而言,涉及具有二氮杂苯并菲环结构的化合物、和使用该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背景技术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为自发光性器件,因此与液晶器件相比,明亮且可视性优异,能够进行鲜明的显示,因而进行了活跃的研究。
近年来,作为提高器件的发光效率的尝试,开发了使用磷光发光体产生磷光的器件、即利用自三重态激发态的发光的器件。根据激发态的理论,使用磷光发光的情况下,可以期待能够达到现有荧光发光的约4倍的发光效率这样的发光效率的明显提高。
1993年,普林斯顿大学的M.A.Baldo等人通过使用铱络合物的磷光发光器件实现了8%的外量子效率。
另外,也开发了利用基于热活化迟滞荧光(TADF)的发光的器件。2011年,九州大学的安达等人通过使用热活化迟滞荧光材料的器件实现了5.3%的外量子效率(例如参见非专利文献1)。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自正负两电极向发光物质注入载流子,生成激发态的发光物质并使其发光。通常,载流子注入型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情况下可以说,生成的激子当中,被激发至激发单重态的激子为25%,剩余75%被激发至激发三重态。因此可以认为,利用自激发三重态的发光即磷光时,能量的利用效率高。然而,磷光的激发三重态的寿命长,因此发生激发态的饱和、发生由与激发三重态的激子的相互作用造成的能量失活,因而一般来说量子产率不高的情况多。
因此,可以考虑利用表现出迟滞荧光的材料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对于某种荧光物质,由于系间窜越等而向激发三重态发生能量迁移,然后通过三重态-三重态猝灭或热能量的吸收而反向系间窜越至激发单重态发生并发射荧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可以认为表现出后者的热活化型的迟滞荧光的材料特别有用。此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使用迟滞荧光材料时,激发单重态的激子如通常那样发射荧光。另一方面,激发三重态的激子吸收器件发出的热而向激发单重态进行系间窜越并发射荧光。上述情况下,由于为自激发单重态的发光,所以是与荧光相同的波长下的发光、且通过从激发三重态向激发单重态的反向系间窜越而产生的光的寿命、即发光寿命比通常的荧光、磷光要长,因此以比它们延迟的荧光的形式而被观察到。可以将其定义为迟滞荧光。通过利用这样的热活化型的激子移动机制、即载流子注入后经过热能量的吸收,从而可以将通常仅生成25%的激发单重态的化合物的比率提高至25%以上。使用在低于100℃的较低的温度下也发出较强的荧光和迟滞荧光的化合物时,利用器件的热而充分地产生从激发三重态向激发单重态的系间窜越,发射迟滞荧光,因而发光效率飞跃性地提高(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
作为磷光性发光材料的主体材料,提出了下述通式(X)和(XVI)所示的具有1,4-二氮杂苯并菲结构的化合物(例如参见专利文献3)。
然而,尚未公开使这些化合物本身发光的发光材料,对于引起迟滞荧光的内容既没有公开也没有暗示。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4137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02483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0-505241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州有机光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九州有机光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196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