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多层机织物的印刷用毡在审
申请号: | 201480018664.9 | 申请日: | 2014-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583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D·S·科斯格罗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利肯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N10/04 | 分类号: | B41N10/04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过晓东;谭邦会 |
地址: | 美国南卡***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多层 机织 印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印刷用毡(printingblanket),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利用多层机织物(wovenfabric)的印刷用毡。
背景技术
最常见的商业印刷工艺之一是平版印刷术。在该印刷工艺中,油墨在转移到诸如纸等基材之前是从印刷板胶印到安装在胶印滚筒(blanketcylinder)上的橡胶表面的印刷用毡上。
用于胶印印刷工艺的印刷用毡通常制造成特定的总厚度,以适合在印刷机上的固定间隙。传统的毡中的厚度通常由织物层(通常为机织层)、橡胶层(包括带有空隙的橡胶,通常称为可压缩层)、粘合剂层(通常作为粘接橡胶化合物)以及有时也有的金属或聚合物薄片构成。通常,至少一些机织物能强化所述印刷用毡,给成品毡提供通常所期望的低拉伸(低残余伸长率)和高拉伸强度性能的大部分。任何这些部件的厚度贡献和/或部件在毡结构内的位置可由于成本、特定性能属性、或随所述毡制造商的判断等其他原因而在给定的毡设计中变化。
在大多数用于胶印印刷的传统毡中,多个单独的单层机织物(通常在二层和四层之间[包含端点])被层压在一起以构建毡的基底(base)。该基底也可以称为骨架(carcass)。这些织物层通常通过施加粘合剂到至少一个相邻织物层中的至少一个表面上而彼此粘附,然后通过对堆叠的织物层进行重叠(doubling)处理而进料,以层压的方式使其粘结在一起。
能够提供一种具有所需拉伸性能的毡结构将会是合乎需要的,该拉伸性能包括低拉伸性(低残余伸长率)和高拉伸强度,该毡结构应不需要使用多个织物层,且因此消除了进行粘合剂涂覆和重叠处理、以连接所述层的需求。
发明内容
根据至少一个示例性的实施方案,本公开内容通过提供包含印刷表面和多层机织物的印刷用毡而提供了优于现有技术的优点和替代方法。所述多层机织物包含至少两个织物层,每个织物层具有在经纱方向的经纱和在与所述经纱方向垂直的纬纱方向上且基本上与通常占据相同层的所述经纱交织的纬纱。所述织物层通过在所述多层机织物之内的不同织物层之间(通常逐点地)使经纱和纬纱交互编织(interlace)所形成的结合部分而成为一体。
附图说明
图1举例示出了印刷用毡的一个实施方案。
图2举例示出了多层织物的一个实施方案。
图3和4示出了两个可能的多层织物的编织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举例示出了包含印刷侧10a和与印刷侧10a相对的内侧10b(一旦安装即与胶印滚筒接触)的印刷用毡10的一个实施方案,印刷侧10a是与来自印版(plate)滚筒的油墨(以及同样与印刷介质[例如纸])接触的印刷用毡10的侧面。印刷用毡10包含在印刷用毡10的印刷侧10a上的印刷表面层200和在印刷表面层200后面的基底100,该印刷表面层200至少部分是由至少一个织物层形成。在图1所示的实施方案中,基底100包含一个多层机织物300(其包含机织在一起的两个层机织)和两个单层机织物400。每个可分离的(即未不机织在一起)织物层通常使用粘合剂或粘合剂橡胶化合物(未示出)粘附到另一个织物层。为了进一步阐明,在多层机织物300中的最顶层(最接近毡印刷侧10a)的顶部表面将粘附到在图1中紧接着位于其上方的单层织物400的底部表面。由于多层织物层在织物形成期间可机织在一起,在印刷用毡制造期间通常不需要在完全包含于多层织物结构之内的单个织物层之间施加粘合剂或粘合剂橡胶。“印刷用毡”可以指为任何具体的印刷最终用途、市场分类或毡种类而制造的毡,包括但不限于单张印刷、丝网(张力)印刷(热固定和冷固化两者)、UV印刷、上漆、金属彩印、涂布、包装、金属背毡(仍含有内部织物)、聚合物背毡(仍含有内部织物)、粘合背毡、带毡、下包装毡以及各种专业应用。
多层机织物300(有时也被称为多层纺物)被用来代替两个或更多个传统的单层织物(也称为单重织物),该单层织物在印刷用毡制造期间通常会层压在一起。多层机织物300也经常设计成具有所需的组合性能,包括其所替换的传统单层织物的低拉伸(低残余伸长率)和高拉伸强度。多层机织物300可以简化印刷用毡的制造过程并降低其成本,在印刷用毡的制造期间产生较少的废物,且可以设计成在物理性质和性能上有很大的跨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利肯公司,未经美利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186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建筑外墙A级防火保温板
- 下一篇:节能阻燃复合型保温材料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