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气调节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480018613.6 | 申请日: | 2014-03-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029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 发明(设计)人: | 勝又政敏;白川畅介;须藤昭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芝开利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24F13/20 | 分类号: | F24F13/2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31272 | 代理人: | 董科 |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调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形态涉及例如具有天花板悬挂型室内单元的空气调节机。
背景技术
含有室内单元与室外单元的空气调节机中,广泛使用天花板悬挂型室内单元。天花板悬挂型室内单元,不是像所谓壁挂式室内单元那样从房间的壁面突出,而是悬挂在天花板的梁等上,以几乎与天花板紧贴着的状态安装,不会使室内有压迫感。
这种室内单元在单元主体(框体)内设置分隔配置热交换器的热交换室和配置送风装置的送风室的隔板。送风室中配置电气零件箱。该电气零件箱中,收容着接受来自遥控器(远距离操作装置)的指示信号,对送风装置及百叶窗等进行驱动控制的电气零件。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12-93044号公报。
发明内容
通常,电气零件箱被配置于送风室的送风装置与单元主体背面板之间的极其狭小的空间。电气零件箱的安装结构是,将电气零件箱上设置的多个孔部挂在例如单元主体的顶板部上设置的多个爪部上,其他部位相互利用螺丝固定。孔部是简单的直线狭缝状切口。爪部形成为矩形,三边切起。
因此,爪部只有一边与顶板连接,所以強度令人不安。多个孔部以较大的面积在电气零件箱的板面上开口,但是必须将多个爪部同时卡住,是麻烦的事情。而且由于不对电气零件箱的位置加以限制,即使是将爪部卡入孔部,电气零件箱也容易在狭窄的空间移动,有利用螺丝固定的麻烦。
由于这样的情况,要求空气调节机增大电气零件箱的卡合部的強度,提高刚性以应对运输时的振动,而且要求其易于安装。
本发明一实施形态的空气调节机,具有具备收容电气零件的电气零件箱的空气调节机主体、在上述空气调节机主体上膨出形成的,上述电气零件箱紧贴的节流部、在上述空气调节机主体与上述电气零件箱中的任一方切起形成的爪部及在其另一方设置的,上述爪部嵌入同时沿着上述空气调节机主体的上述节流部滑动地卡在上述爪部上的孔部、以及在上述爪部卡在上述孔部中的位置,将上述电气零件箱用螺丝固定于上述空气调节机主体的安装部。
附图说明
图1是一实施形态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单元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上述实施形态的室内单元的纵剖面图。
图3是表示上述实施形态的室内单元的内部结构的底面图。
图4是该一实施形态的电气零件箱的表面侧的立体图。
图5是该一实施形态的电气零件箱的背面侧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该一实施形态的,安装电气零件箱前的室内单元的一部分内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该一实施形态的,安装电气零件箱的状态下的室内单元的一部分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8A是说明该一实施形态的,电气零件箱安装中途的立体图。
图8B是说明该一实施形态的,电气零件箱安装中途的爪部与孔部的关系的立体图。
图8C是说明该一实施形态的,电气零件箱安装中途的爪部与孔部的关系的正面图。
图9A是说明该一实施形态的安装了电气零件箱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9B是说明该一实施形态的,安装了电气零件箱的状态的爪部与孔部的关系的立体图。
图9C是说明该一实施形态的,安装了电气零件箱的状态的爪部与孔部的关系的正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实施形态的空气调节机进行说明。
图1是空气调节机的室内单元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室内单元的纵剖面图。图3是表示室内单元的内部结构的底面图。
图中1为单元主体(空气调节机主体)。单元主体1悬挂于未图示的天花板的梁等上悬挂的悬吊螺杆上,以露出于室内同时极其接近天花板面的状态安装。该单元主体1形成为宽度方向(水平方向)的尺寸比厚度方向(高度方向)的尺寸大得多的形态。
单元主体1包含构成下表面的底板部1a、构成以悬挂状态与天花板接近的上表面的顶板部1b、连结所述底板部1a与顶板部1b的左右成对的侧板部1c、以及背面部1d。
上述底板部1a上,与其宽度方向正交的前后方向的大致一半,沿着宽度方向设置格栅10和过滤器11能够装卸自如地嵌入的吸入口2。在单元主体1前表面部,设置可开闭自如地安装水平百叶窗12的吹出口3。
在单元主体1内部设置隔板6。该隔板6沿着先前说明的嵌入格栅10的吸入口2的一侧缘竖立设置,与单元主体1的顶板部1b抵接着延伸。又,隔板6与左右侧板部1c抵接着延伸,将单元主体1内区隔为A、B两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芝开利株式会社,未经东芝开利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186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