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轮胎用橡胶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18495.9 | 申请日: | 2014-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7387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9 |
发明(设计)人: | 冈美幸;龟田庆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L7/00 | 分类号: | C08L7/00;B60C1/00;C08K3/04;C08K3/34;C08L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11247 | 代理人: | 段承恩,李照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胎 橡胶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橡胶硬度、强度及加工性提高至目前水平以上的轮胎用橡胶组合物。
背景技术
目前,在轮胎用橡胶组合物中,为确保增量效果(成本消减)及成形稳定性而有时配合粘土。但是,配合粘土来代替炭黑的橡胶组合物与配合炭黑的橡胶组合物相比,存在橡胶硬度、强度降低的课题。
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配合了平均粒径为10μm以下的粘土及氮吸附比表面积为70~300m2/g的炭黑的轮胎胎面用橡胶组合物。
但是,配合了平均粒径10μm以下的粘土的橡胶组合物中,有时其加工性恶化,兼具橡胶硬度、强度和加工性这样的轮胎用橡胶组合物尚未确立。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8063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配合有粘土并且将橡胶硬度、强度及加工性提高至目前的水平以上的轮胎用橡胶组合物。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轮胎用橡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在二烯系橡胶100重量份中配合有30~100重量份的炭黑、10~80重量份的无机充填剂,并且,所述无机充填剂中粒径5μm以下的粒子占20~80%,在将所述无机充填剂中的铝含有率记为Wal重量%、将硅含有率记为Wsi重量%时,铝含有率Wal重量%为11~40重量%,铝相对于铝和硅的合计的比例Wal/(Wal+Wsi)×100为15~38重量%。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轮胎用橡胶组合物由于配合限定了粒径以及铝和硅的含有率的特定的无机充填剂,所以可以将橡胶硬度、强度及加工性改良至目前水平以上。
作为所述炭黑,优选氮吸附比表面积为15~40m2/g,DBP吸收量为50~120ml/100g。
使用本发明的轮胎用橡胶组合物形成胎圈部的充气轮胎,可以稳定地维持高的品质地制造具有优异的轮胎性能的充气轮胎。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使用本发明的轮胎用橡胶组合物的充气轮胎的实施方式的一例的轮胎子午线方向的局部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表示在胎面部使用了轮胎用橡胶组合物的充气轮胎的实施方式的一例,包含胎面部1、胎侧部2、胎圈部3。其中,胎圈部3使用本发明的轮胎用橡胶组合物。
图1中,在左右的胎圈部3之间延设有2层帘布层4,其两端部绕埋设于胎圈部3中的胎圈芯5并以夹着胎圈填料6的方式从轮胎轴方向内侧向外侧折回,所述帘布层4通过将向轮胎径方向延伸的加强帘线沿轮胎周方向以规定间隔排列并埋设于橡胶层中而成。在帘布层4的内侧配置有内衬层7。在胎面部1的帘布层4的外周侧配置有2层带束层8,该带束层8通过将沿轮胎周方向倾斜延伸的加强帘线沿轮胎轴方向以规定间隔排列并埋设于橡胶层中而成。该2层带束层8的加强帘线在层间相对于轮胎周方向的倾斜方向相互反向且交叉。在带束层8的外周侧配置有带罩层9。在该带罩层9的外周侧,由胎面橡胶层12形成胎面部1。在各胎侧部2的帘布层4的外侧配置有侧橡胶层13,且在各胎圈部3的帘布层4的折回部外侧设置有轮辋缓冲橡胶层14。
本发明的轮胎用橡胶组合物的橡胶成分含有二烯系橡胶。作为二烯系橡胶,例如可举出天然橡胶、异戊二烯橡胶、丁二烯橡胶、苯乙烯-丁二烯橡胶、丁基橡胶、丙烯腈-丁二烯橡胶等。其中,优选为天然橡胶、苯乙烯-丁二烯橡胶。在二烯系橡胶由天然橡胶及苯乙烯-丁二烯橡胶组成时,其优选的组成中,天然橡胶在二烯系橡胶100重量%中优选为30~90重量%、更优选为50~80重量%,在苯乙烯-丁二烯橡胶中优选为10~70重量%、更优选为20~50重量%。
该橡胶组合物必需在上述的二烯系橡胶中配合炭黑及无机充填剂。相对于二烯系橡胶100重量份,无机充填剂的配合量为10~80重量份,优选为20~60重量份。通过使无机充填剂的配合量为10~80重量份,可以在橡胶组合物的特性中反映出配合特定的无机充填剂带来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横滨橡胶株式会社,未经横滨橡胶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184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