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接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18222.4 | 申请日: | 2014-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751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冈本大典;藤方润一;臼杵达哉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富士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3F3/08 | 分类号: | H03F3/08;H04B10/69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21 | 代理人: | 闫晔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收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光学通信系统或光学信息处理系统中使用的高灵敏性光学接收机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因特网等等的普及,由例如服务器或路由器处理的信息量迅速增加。人们期望在这些设备中的半导体部分(例如LSI)之间通信的信号传输能力能够继续快速增长。在另一方面,在传统电子布线技术中,例如增加的功率消耗、延迟的信号传输、降低的信号线可靠性以及信号干扰的问题正在变得严峻起来。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正在针对芯片之间或芯片中的从长距离传输到短距离传输的各种传输距离来进行光学布线应用的检验。
灵敏性高、尺寸小、耗电量低的光学接收机电路在光学信息传输中是重要的。如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已经提出了光学接收机电路,其中,用于AC(交流电)耦合的电容器连接到一个光接收元件的阳极和阴极,以在两个信号线中生成一组信号电流,并将其向后面的TIA(跨阻抗放大器)电路输出。通过AC耦合,可以确定光接收元件的偏置电压独立于TIA电流。此外,可以去除DC分量以仅提取信号分量。非专利文献1公开了光接收机电路,其中两个光接收元件通过相应的AC耦合电容器连接到后面的TIA电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 H06-224652 A
专利文献2:JP 2011-119855 A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F.Tavernier和M.Steyaert,A 5.5Gbit/s Optical Receiver in 130nm CMOS with Speed-Enhanced Integrated Photodiode,2010Proceedings of the ESSCIRC,pp.542-545(图1)。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
专利文献1或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配置不能接收差分光学信号,因为由一个光接收元件来接收受到通断键控(on-off keying)的信号。因此,不能消除在光学发送部分或光学传输部分中生成的噪声。由此,存在降低接收灵敏性的问题。非专利文献1的光学接收机电路使用两个光接收元件来接收差分光学信号,以便消除噪声。然而,并没有提高信号电流的差分幅度。因此,非专利文献1的光学接收机电路具有增强灵敏性的困难。
图1中示出的光学接收机电路将在专利文献1或专利文献2中描述,并将称作现有技术1。图1的光学接收机电路使用一个光接收元件来接收受到通断键控的信号。因此,光接收机电路不能接收差分光学信号。因此,不能消除在光学发送部分或光学传输部分中生成的噪声的影响,使得接收灵敏性降低。图2示出了当具有100μA的幅度光电流在光接收元件1中生成时信号电流的波形的示例。信号电流I1流过第一信号线。此时,差分信号(Idiff=I1–I2)具有200μA的幅度。
将描述非专利文献1的光学接收机电路和图3中示出的光学接收机电路的使用。图3的光学接收机电路使用两个光接收元件来接收差分光学信号。因此可以消除噪声。然而,如图4的波形示例所示,当具有100μA的幅度的光电流在光接收元件1中生成时,在现有技术1的情况下,信号电流具有200μA的差分幅度。因此,与现有技术1相比没有呈现出进步。因此,已经发现了获得高灵敏性的困难。
解决问题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光学接收机电路,该光学接收机电路具有将差分光学信号转换成差分电流信号的功能,其特征在于:该光学接收机电路包括一对光接收元件和一对信号线,该一对光接收元件包括第一和第二光接收元件,第一和第二光接收元件能够操作用于将光学信号转换为电流信号,其中第一光接收元件的阳极和第二光接收元件的阴极分别通过第一和第二AC耦合电容器连接到一对信号线中的第一信号线,第一光接收元件的阴极和第二光接收元件的阳极分别通过第三和第四AC耦合电容器连接到一对信号线中的第二信号线,并且,响应于向第一和第二光接收元件输入的差分光学信号的接收,在第一和第二信号线中生成差分信号电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气株式会社;富士通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气株式会社;富士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182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粪尿分离可移动坐便马桶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LNG罐车BOG压缩回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