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酯膜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18015.9 | 申请日: | 2014-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0220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中居真一;真木康之;铃木绅由;浜田保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9C55/14 | 分类号: | B29C55/1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21 | 代理人: | 葛凡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酯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聚酯膜,其满足下述式(1)~(4),
W/1000<[(Ss1-Ss2)/CS1/100]<2W…(1)
0<(Ss1-Ss2)<0.5…(2)
-1<(Ss1+Ss2+SCT)/3<3…(3)
0<Cs1<0.2…(4)
式(1)~(4)中,
Ss1表示:在聚酯膜宽度方向的端部中,与所述聚酯膜宽度方向垂直的方向的150℃、30分钟下的热收缩率大的一侧的端部的、与所述聚酯膜宽度方向垂直的方向的热收缩率[%],
Ss2表示:在聚酯膜宽度方向的端部中,与所述聚酯膜宽度方向垂直的方向的150℃、30分钟下的热收缩率小的一侧的端部的、与所述聚酯膜宽度方向垂直的方向的热收缩率[%],
SCT表示:在聚酯膜宽度方向的中央部的、与所述聚酯膜宽度方向垂直的方向的150℃、30分钟下的热收缩率[%],
CS1表示:在聚酯膜宽度方向的端部中,与所述聚酯膜宽度方向垂直的方向的150℃、30分钟下的热收缩率大的一侧的端部的、弯曲大小的最大值[m],
W表示聚酯膜的宽度[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膜,其还满足下述式(5)~(7),
W/2000<[{SCT-(Ss1+Ss2)/2}/CCT/100]<W…(5)
-0.5<{SCT-(Ss1+Ss2)/2}<0.5…(6)
-0.2<CCT<0.2…(7)
式(5)~(7)中,
Ss1表示:在聚酯膜宽度方向的端部中,与所述聚酯膜宽度方向垂直的方向的150℃、30分钟下的热收缩率大的一侧的端部的、与所述聚酯膜宽度方向垂直的方向的热收缩率[%],
Ss2表示:在聚酯膜宽度方向的端部中,与所述聚酯膜宽度方向垂直的方向的150℃、30分钟下的热收缩率小的一侧的端部的、与所述聚酯膜宽度方向垂直的方向的热收缩率[%],
SCT表示:在聚酯膜宽度方向的中央部的、与所述聚酯膜宽度方向垂直的方向的150℃、30分钟下的热收缩率[%],
CCT表示:沿着连接聚酯膜长度方向的两端部的聚酯膜宽度方向的中央的直线,裁剪聚酯膜,将由此得到的二个半裁聚酯膜的宽度方向的端部的弯曲大小的最大值相加除以2而得到的值[m],
W表示聚酯膜的宽度[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膜,其中,
所述膜宽W为0.3m以上且8m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酯膜,其中,
在所述膜宽度方向的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测定即DSC测定的预峰温度偏差为0.5℃以上且10℃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膜,其中,
聚酯膜的特性粘度为0.55dL/g以上且0.90dL/g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膜,其中,
聚酯膜的末端羧基的量为5eq/吨以上且35eq/吨以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膜,其中,
来自3官能以上的多官能单体的构成单元的含有比率相对于聚酯膜中的聚酯的全部构成单元为0.005摩尔%以上且2.5摩尔%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胶片株式会社,未经富士胶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1801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