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摸屏及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17837.5 | 申请日: | 2014-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746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09 |
发明(设计)人: | 中山昌哉;长谷川和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F3/0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杨文娟;臧建明 |
地址: | 日本东京港区***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摸屏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摸屏及显示装置,进一步更详细而言涉及包含含有如下微胞的电极的触摸屏及显示装置,上述微胞通过银细线彼此交叉而形成平行四边形形状。
背景技术
触摸屏包含传感器,上述传感器用以在触摸屏的表面受到物体(例如手指)的按压时,检测其按压位置。在该传感器中包含在相互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的第1电极及第2电极。众所周知,在这些第1电极与第2电极之间隔着绝缘层。
这些第1电极及第2电极包含通过使金属细线彼此相互正交地交叉而形成的网眼(参照日本专利特表2011-517355号公报)。利用交叉的金属细线而围绕的空间也被称为微胞。金属细线彼此正交地交叉,因此微胞形成正方形形状。另外,作为金属细线,自兼顾导电性、成本、色调等考虑,多使用银(Ag)细线。
至于如上所述而构成的包含第1电极的第1电极层、或包含第2电极的第2电极层,如日本专利特开2011-074308号公报所记载那样,利用光学粘着剂(OCA)而贴附于显示装置或基板、光学薄片等上。第1电极层或第2电极层相对于作为基材的绝缘层而言为凸,因此在绝缘层与第1电极层或第2电极层中形成阶差。对于OCA,要求不管有无该阶差,皆可将绝缘层与第1电极层或第2电极层的双方良好地包覆(阶差追从性良好)。
发明内容
在将日本专利特表2011-517355号公报中记载的银网眼透明电极用于触摸屏中的情况下,为了使网眼可见性(visibility)或透射率等良好,且通过减低云纹(moire)而使触摸屏高画质化,有效的是使微胞间距变小,或使银细线的宽度方向尺寸变小,或者相对于液晶显示器等的像素排列而倾斜地配置银细线,使微胞形状成为具有锐角的角度的菱形或平行四边形。
然而,在具有菱形或平行四边形(上述菱形或平行四边形具有锐角的角度)的微胞形状的银网眼透明导电膜上贴合OCA时,OCA并未充分地进入至微胞的锐角部,产生所谓的渗入不良,因此产生如下的新的课题:在锐角部并未接着OCA而产生间隙。
其结果,水自微胞的锐角部的间隙浸入而引起离子迁移(ionmigration),可知其是第1电极层或第2电极层的电阻值变化、或产生短路的不良状况的原因。最近,为了使触摸屏的可见性提高,使银细线的宽度方向尺寸尽可能的小,发现在将银细线的宽度方向尺寸设为4μm以下时,出现由于此种离子迁移所造成的不良状况。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触摸屏,上述触摸屏采用向微胞的锐角部的渗入良好的OCA,因此可避免在银细线中产生离子迁移。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在于提供包含上述触摸屏的显示装置。
上述目的可通过以下[1]的构成而达成。
[1]一种触摸屏,其是包含介隔绝缘层而对向的第1电极层与第2电极层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1电极层中,沿第1方向延伸的第1电极沿相对于上述第1方向而言正交的第2方向多个并联,
在上述第2电极层中,沿上述第2方向延伸的第2电极沿上述第1方向多个并联,
上述第1电极或上述第2电极的至少任意一个包含由宽度方向尺寸为4μm以下的银细线所形成的网眼,
上述网眼包含多个通过上述银细线彼此交叉而形成的微胞,
上述微胞的至少一个形成平行四边形形状,上述平行四边形形状具有通过上述银细线彼此交叉而形成的交叉角度为钝角的对角、与锐角的对角,
在包含上述网眼的上述第1电极或上述第2电极的至少任意一个及上述绝缘层中,配置有在140℃、1Hz下的损耗系数(lossfactor)tanδ为0.13以上,且在25℃、1Hz下的储藏弹性模数(storageelasticmodulus)为8.9×104Pa以下的粘着剂。
在该触摸屏中采用具有规定物性的粘着剂(OCA)。该OCA向锐角部的渗入性优异,良好地包覆使微胞形成具有锐角的平行四边形形状的上述电极,因此在该电极与OCA之间难以产生间隙。因此,可避免在两者之间进入水分。因此,可防止形成银细线的银产生离子迁移。
特别是在可见性特别优异的银细线的宽度方向尺寸为2μm以下时,存在银细线(电极)的电阻值由于离子迁移而明显变化的倾向,根据上述使用OCA的本发明,即使在以此种极细的线而形成电极的情况下,也可防止电极的电阻值变化。
[2]优选的是在形成平行四边形形状的微胞的锐角的对角中,银细线彼此的交叉角度为70°以下。
[3]而且,优选的是形成平行四边形形状的微胞为菱形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胶片株式会社,未经富士胶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178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区门禁对讲系统
- 下一篇:一种节能环保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