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5-氨基乙酰丙酸或其盐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17537.7 | 申请日: | 2014-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7399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齐藤优;山本泰嗣;河野榛稀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ALA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12P13/00 | 分类号: | C12P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苗堃;赵曦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氨基 乙酰 丙酸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产生5‑氨基乙酰丙酸的微生物以高收率制造5‑氨基乙酰丙酸或其盐的方法。一种5‑氨基乙酰丙酸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含有选自L‑精氨酸、谷氨酸及它们的盐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培养基中培养产生5‑氨基乙酰丙酸的微生物,在5‑氨基乙酰丙酸的制造方法中,谷氨酸或其盐的含量以培养基中谷氨酸换算计为42mM~100mM。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微生物的5-氨基乙酰丙酸或其盐的有效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5-氨基乙酰丙酸作为生物合成四吡咯化合物(维他命B12、血红素、叶绿素等)的色素生物合成路径的代谢中间体而广泛存在于生物圈,在生物体内起到重要的作用。5-氨基乙酰丙酸在生物体系中由甘氨酸和琥珀酰辅酶A通过5-氨基乙酰丙酸合成酶而生物合成,或者由谷氨酸经谷氨酰tRNA而生物合成,继5-氨基乙酰丙酸脱水酶之后通过代谢转换为血红素、叶绿素等卟啉化合物。该5-氨基乙酰丙酸的分解性高、对环境无残留性,因此可期待在产业上大量应用(专利文献1、2)。
作为使用微生物的5-氨基乙酰丙酸或其盐的制造方法,已知有使用各种光合成细菌、特别是属于红细菌属(Rhodobacter)的微生物、其突变株的方法(专利文献3、4)。另外,作为这些微生物的培养条件,已报告有形成限氧条件的方法(专利文献5)、在缓和该限氧条件的条件下使用生产5-氨基乙酰丙酸的突变株的方法(专利文献6)、设定氧条件的方法(专利文献7)等。
但是,关于培养条件已如上报告,但关于用于生产效率化的培养基、生产促进剂,仅示出了铁含量(专利文献6),除此以外,没有报告。
如上述那样通过微生物培养而生成的5-氨基乙酰丙酸或其盐,通常通过离子交换色谱法、萃取法等常用方法,根据需要进行分离·精制,但作为实现高度精制的方法,有使用阳离子交换树脂从培养液中分离5-氨基乙酰丙酸的方法(专利文献8)。在使用5-氨基乙酰丙酸的阳离子交换树脂的精制中,作为副产物的具有式(1)的结构的5-氨基-4-羟基戊酸会带来影响。即,由于该5-氨基-4-羟基戊酸的pKa值和pI值与5-氨基乙酰丙酸的值非常近,因此在基于离子交换色谱法的精制中,两者竞争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基。因此,为了实现5-氨基乙酰丙酸的高度精制,需要相对于通液的5-氨基乙酰丙酸量而使用大量的离子交换树脂。因此,抑制培养液中的5-氨基-4-羟基戊酸的积蓄量对基于离子交换色谱法的5-氨基乙酰丙酸的高度精制处理的效率化有效。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1-50281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2-13820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6-141875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6-153915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8-168391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平11-42083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2008-29272号公报
专利文献8:日本特开2007-84466号公报
发明内容
这样,虽然对5-氨基乙酰丙酸或其盐的各种制造方法进行研究,但更希望收率得到进一步提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使用产生5-氨基乙酰丙酸的微生物以高收率制造5-氨基乙酰丙酸或其盐的方法。
进一步提供在培养工序中抑制5-氨基-4-羟基戊酸的积蓄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ALA株式会社,未经新ALA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175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辊轧机轴向辊形调整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调整的灯具臂结构及灯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