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粉末供给装置及电极制造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80017422.8 | 申请日: | 2014-03-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5196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 发明(设计)人: | 梅田正浩;坂下康广;谷原功一;挟间尚弘;中谷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M10/04 | 分类号: | H01M10/04;B65G65/48;H01M4/04;B05B5/16;B05B7/14;B05C19/04;B05C19/06;B28B11/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11247 | 代理人: | 张鲁滨,马江立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粉末 供给 装置 电极 制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向片状接收部件的上表面供给均等量粉末的粉末供给装置以及设置有这种粉末供给装置的电极制造装置的技术。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粉末供给装置,该粉末供给装置是用于在均匀地分散粉末的同时供给粉末的装置。例如,下面说明的日本专利申请公报No.2003-155124(JP 2003-155124 A)就描述了这样的技术。
根据JP 2003-155124 A的粉末供给装置是连续供给粉末到片材上的装置,且包括用于投放粉末的斜槽、设置在斜槽中的滚动部件和设置在斜槽的下部上的网体。此外,该粉末供给装置在它经由网体使斜槽振动并使滚动部件在斜槽中滚动的同时供给粉末。
然而,对于根据JP 2003-155124 A的粉末供给装置,粉末的流动性根据投放到斜槽中的粉末的状态而不同,因此供给的粉末量即使在斜槽同时振动的情况下也不会是恒定的。
此外,现有技术的粉末供给装置构造成通过利用转子等的旋转力向粉末施加剪切力来破坏并分散已被装载到粉末供给装置中的粉末,因此构成粉末的颗粒可能最终被所施加的剪切力破坏。如果颗粒被破坏成微粒,则粉末的流动性将恶化。因此,构造成利用转子来施加剪切力的现有技术的粉末供给装置无法在均匀地分散它的同时容易地供给粉末。
发明内容
本发明因此提供了这样一种粉末供给装置和一种设置有这种粉末供给装置的电极制造装置,该粉末供给装置能在均匀地分散粉末的同时供给粉末,同时抑制构成粉末的颗粒被破坏。
亦即,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种粉末供给装置,该粉末供给装置包括:i)外壳,在所述外壳中形成有储存部作为用于临时储存作为待供给物质的粉末的空腔,所述外壳具有形成在所述储存部的上端中的入口,所述入口是用于充填所述粉末的开口,并且所述外壳具有形成在所述储存部的下端中的出口,所述出口是用于排出所述粉末的矩形开口;ii)转子,所述转子配置在所述外壳内且通过旋转来将所述储存部中的所述粉末移送到所述出口;和iii)网体,所述网体覆盖所述出口的下端且供已被移送到所述出口的所述粉末通过。作为被供给所述粉末的对象的接收部件在所述出口的竖直下方水平地移位。所述粉末供给装置在所述粉末从所述出口落下的同时将所述粉末供给到所述接收部件的上表面上。所述转子具有刷状形态且具有多个毛发部件,所述多个毛发部件以所述转子的轴心为中心指向半径方向外侧呈放射状地植入。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粉末能在不破坏构成粉末的颗粒的情况下被均匀地分散。此外,通过利用刷状转子扫掉附着于储存部的内壁和网体上的粉末,能防止粉末蓄积在储存部中并堵塞网体,因此能维持稳定的供给状态。
在本发明的以上方面中,所述多个毛发部件可具有导电性。
在本发明的以上方面中,粉末能在不破坏构成粉末的颗粒的情况下被均匀地分散。此外,通过利用刷状转子扫掉附着于储存部的内壁和网体上的粉末,能防止粉末蓄积在储存部中并堵塞网体,因此能维持稳定的供给状态。
在本发明的以上方面中,所述粉末供给装置还可包括第一放电电极,所述第一放电电极对已从所述网体通过的所述粉末进行电晕放电。
在本发明的以上方面中,粉末能被更加均匀地分散。
在本发明的以上方面中,所述粉末供给装置还可包括刮板,所述刮板使堆积在所述接收部件的上表面上的所述粉末均匀。
在本发明的以上方面中,粉末能被更加均匀地分散。
在本发明的以上方面中,所述粉末供给装置还可包括:第二放电电极,所述第二放电电极在所述粉末堆积之前对所述接收部件进行电晕放电;和吸引部,所述吸引部吸引已由于所述第二放电电极进行的电晕放电而与所述接收部件分离的异物。
在本发明的以上方面中,粉末能被更加均匀地分散。
在本发明的以上方面中,所述粉末可为粒状颗粒,且所述粒状颗粒可包括电极活性物质、粘接剂和导电材料。
在本发明的以上方面中,即使构成粉末的颗粒是往往容易破坏的粒状颗粒,该粉末也能在不破坏颗粒的情况下被均匀地分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日本瑞翁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日本瑞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174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