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自动变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16462.0 | 申请日: | 2014-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9009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渡边坚一;菅谷祥司;小栗和夫;有松正夫;筱崎隼;波多野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加特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H3/66 | 分类号: | F16H3/66;F16H3/6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11105 | 代理人: | 张劲松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自动变速器 | ||
1.一种车辆用自动变速器,具备:
输入轴;
输出部件;
静止部;
第一行星齿轮组,其具有第一太阳齿轮、第一齿圈、第一行星架这三个的旋转元件;
拉维瑙型的第二行星齿轮组,其具有第二太阳齿轮、第三太阳齿轮、与所述第二太阳齿轮啮合的第二小齿轮、与该第二小齿轮及所述第三太阳齿轮啮合的第三小齿轮、旋转自如地支承所述第二小齿轮及所述第三小齿轮的第二行星架、及与所述第三小齿轮啮合的第二齿圈;
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第一制动器、第二制动器、及第三制动器这5个摩擦联接元件,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三个旋转元件在共通速度线图上根据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齿数比相对应的间隔并排,并按该排列顺序设为第一元件、第二元件、第三元件,
所述输入轴总是与所述第二元件连结,并且,通过所述第一离合器的联接而可与所述第二太阳齿轮连结,且通过所述第二离合器的联接而可与所述第三太阳齿轮联接,
所述输出部件总是与所述第二齿圈连结,
所述第一元件通过所述第一制动器的联接而可固定于所述静止部,
所述第三元件总是与所述第二行星架连结,并且,通过所述第二制动器的联接而可固定于所述静止部,
所述第三太阳齿轮通过所述第三制动器的联接而可固定于所述静止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自动变速器,其中,
所述第一离合器在第一速、第二速、第三速及第四速联接,
所述第二离合器在第三速、第五速及后退联接,
所述第一制动器在第四速、第五速、及第六速联接,
所述第二制动器在第一速、及后退联接,
所述第三制动器在第二速、及第六速联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自动变速器,其中,
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为单小齿轮型的行星齿轮组,
所述第一元件为所述第一太阳齿轮,
所述第二元件为所述第一行星架,
所述第三元件为所述第一齿圈。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自动变速器,其中,
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为双小齿轮型的行星齿轮组,
所述第一元件为第一太阳齿轮,
所述第二元件为第一齿圈,
所述第三元件为第一行星架。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自动变速器,其中,
在相对于所述输出部件沿轴方向远离驱动源的一侧配置所述第一制动器及所述第二制动器,在相对于所述输出部件沿轴方向接近驱动源的一侧配置所述第三制动器、所述第一离合器、及所述第二离合器,
在所述第三制动器的半径方向内侧配置所述第二离合器,
在该第二离合器的半径方向内侧配置所述第一离合器,
在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及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半径方向外侧配置所述第一制动器及所述第二制动器,
将所述第二制动器配置于比所述第一制动器更接近驱动源的轴方向的一侧。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自动变速器,其中,
设有在外周侧连结所述第三制动器且在内周侧连结所述第二离合器的第一连结部件,将该第一连结部件通过所述输出部件的内周侧与所述第一太阳齿轮连结,
设有在外周侧连结所述第一离合器的第二连结部件,将该第二连结部件通过所述第一连结部件的内周侧与所述第二太阳齿轮连结,
设有在外周侧连结所述第二离合器且在内周侧连结所述第一离合器的第三连结部件,将该第三连结部件通过所述第二连结部件的接近驱动源的轴方向的一侧与输入轴连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加特可株式会社,未经加特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1646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
- 下一篇:具有隔开的楔侧面增强件的V型多楔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