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控注入锁定振荡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16230.5 | 申请日: | 2014-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034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李玺;徐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盈诺飞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B5/12 | 分类号: | H03B5/12;H03K3/03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钟晶 |
地址: | 美国伊***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入锁定振荡器 振荡回路 电路 电容器组 控制信号 信号注入 施加 数控 接收输入信号 差分晶体管 数控电容器 调节信号 交叉耦合 输出节点 输出信号 输出耦合 谐振频率 注入锁定 注入信号 控制器 耦合 可调 | ||
注入锁定振荡器,包括具有数控电容器组的振荡回路、耦合至此振荡回路的交叉耦合差分晶体管对、至少一个信号注入节点以及至少一个用来提供注入锁定输出信号的输出节点;数控注入比电路,具有一个注入输出耦合至至少一个信号注入节点,用于接收输入信号且产生可调注入信号并施加于至少一个注入节点;以及注入锁定振荡器控制器,连接至电容器组和注入比电路,用于将控制信号施加于电容器组以便调节振荡回路的谐振频率,且将控制信号施加于注入比电路以便调节信号注入比。
本申请书涉及下列待审申请案,所有这些申请案的内容已全部并入本文作为参考:
2013年3月15日提出申请的名称为“极坐标接收器结构和信号处理方法”的美国申请案第13/840,478号;2013年3月15日提出申请的名称为“极坐标接收器结构和信号处理方法”的美国申请案第13/839,557号;2013年3月15日提出申请的名称为“在扩展动态范围内具有线性增益的低噪音放大器”的美国申请案第13/839,462号;以及2013年3月15日提出申请的名称为“单比特直接调制发送器”的美国申请案第13/842,470号。
背景技术
注入锁定振荡器(injection-locked oscillator,ILO)是具有如下特性的振荡器:振荡频率可以锁定在外部注入信号的频率,而非其固有谐振频率或自然频率。ILO通常以交叉耦合晶体管和振荡回路为基础,已应用于频率分割。
最近提出了极坐标接收器架构,这种架构不必使用载波恢复电路便能够从接收到的非恒定的调制信号中提取调制相位分量。然而,所提出的这种极坐标接收器架构及相关的信号处理有一些限制或缺陷,会导致性能低下和比特误码率(bit error rates,BER)高。因此,需要对极坐标接收器信号处理和架构以及其他用途的ILO配置进行改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装置,包括:注入锁定振荡器,包括具有数控电容器组的振荡回路、耦合至所述振荡回路的交叉耦合差分晶体管对、至少一个信号注入节点以及至少一个用于提供注入锁定输出信号的输出节点;数控注入比电路,具有耦合至所述至少一个信号注入节点的一个注入输出,所述数控注入比电路用于接收输入信号,且产生可调注入信号并施加于所述至少一个注入节点;以及注入锁定振荡器控制器,连接至所述电容器组和所述注入比电路,用于将控制信号施加于所述电容器组以便调节所述振荡回路的谐振频率,并将控制信号施加于所述注入比电路以便调节信号注入比。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方法,包括:调节注入锁定振荡器中的振荡回路的数控电容器组;利用数控注入比电路来调节注入锁定振荡器注入比;以及测量所述注入锁定振荡器的性能,且相应地调节所述电容器组或所述注入比。
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装置,包括:注入锁定振荡器,包括具有数控电容器组的振荡回路、耦合至所述振荡回路的交叉耦合差分晶体管对、至少一个共模信号注入节点和至少一个差模信号注入节点以及至少一个用于提供注入锁定输出信号的输出节点;注入节点选择电路,用于将具有中心频率fc的注入信号施加于所述至少一个共模注入节点或至少一个差模注入节点;以及注入锁定振荡器控制器电路,连接至所述数控电容器组和所述注入节点选择电路,用于:(ii)使得所述注入节点选择电路将所述注入信号施加于共模注入节点,将控制信号施加于所述电容器组,从而将所述振荡回路的谐振频率调节到约为fc,或者(ii)使得所述注入节点选择电路将所述注入信号施加于差模注入节点,将控制信号施加于所述电容器组,从而将所述振荡回路的谐振频率调节到约为fc/2。
附图说明
附图与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被并入本说明书,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用来进一步阐述包括本发明在内的概念的实施例,并解释这些实施例的各种原理和优点。在单独视图中,相同的数字代表相同或功能上相似的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盈诺飞公司,未经盈诺飞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162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驱动电路以及半导体装置
- 下一篇:电动机驱动装置的伺服调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