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15979.8 | 申请日: | 2014-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888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发明(设计)人: | 大久保到;三觜健太;坂口雄纪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尔茂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M39/10 | 分类号: | A61M39/10;A61B8/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杨宏军;李文屿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管 | ||
提供一种在具备能够连接和分离的部位的同时,也具备高的操作性的导管。导管(1)具有:插入管腔内的鞘部(2);传递机械驱动力的驱动轴(42);使驱动轴(42)移动的毂部(31);外管(32),设置于鞘部(2)的基端侧并在基端部包括第一连接器(372);能够在外管(32)内移动的内管(34);第二连接器(35),能够相对于第一连接器(372)连接和分离,并且能够接纳内管(34);鞘部连接部(33),连接鞘部(2)和外管(32);以及保护管(67),与内管(34)相比朝向前端侧突出并收容驱动轴(42),并且保护管能够插入穿过外管(32)和鞘部(2)内,能够将第二连接器(35)从第一连接器(372)分离而与毂部(31)和内管(34)一起从外管(32)拔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导管,特别涉及插入血管、脉管等的管腔内并从管腔内取得图像的导管。
背景技术
在诊察血管、脉管等生物体管腔内的患部的情况下,使用了在患部收发超声波的超声波导管。超声波导管具有:成像芯,包括用于收发超声波的振子单元和使该振子单元旋转的驱动轴;和内置该成像芯并插入管腔内的鞘部。成像芯能够沿轴向在鞘部内移动。
在使用超声波导管时,通常,留置用于进出管腔内的导管鞘,并经由导管鞘将导引导管插入管腔内。此后,将导丝通过导引导管插入到目标位置,并沿着导丝将超声波导管插入到患部的深部。然后,从在鞘部内将成像芯配置于前端侧的状态起,在留住鞘部的状态下仅使成像芯后退而使之通过患部。通过仅使成像芯后退,由于振子单元从深部通过患部而移动,能够观察遍及患部的前后连续地取得的超声波图像、制作血管和脉管等的形状的三维数据。
为了将成像芯设为能够在鞘部内轴向移动,例如专利文献1记载的超声波导管在鞘部的基端侧具备沿轴向伸缩的镶块构造,通过变更导管主体的全长而使鞘部内部的成像芯相对于鞘部向轴向移动。
而且,专利文献1记载的超声波导管在鞘部与镶块构造之间设置有能够连接和分离的连接部,并能够根据状况从导管主体拔出成像芯。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1999/015078号小册子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专利文献1记载的超声波导管在插入血管内时,有时偶尔会卡住复杂地弯曲的血管、发生了狭窄的血管、埋入血管内的支架等,成为从血管的拔出变困难的状况。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如下动作:通过从鞘部内拔出成像芯,代替地插入刚性比成像芯高的医疗器械例如导丝(以下适宜省略为导丝)等,从而容易拔出鞘部。
然而,当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超声波导管中拔出成像芯时,由于能够连接·分离的连接部设置在鞘部与镶块构造之间,在将超声波导管插入导引导管的状态下,连接部接近与导引导管的基端侧连接的Y连接器。由于也从Y连接器导出导丝,有可能导丝与连接部干涉,并在操作超声波导管时难以按压导丝,且操作性下降。而且,由于连接部与Y连接器接近,有可能将取出成像芯后从连接部流出的血液错当作从Y连接器流出的血液,并做出误操作。而且,由于连接部与Y连接器接近,有可能从连接部流出的血液从外部流入设置于Y连接器的阀体,且操作性下降。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而做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具备能够连接和分离的部位的同时,也具备高的操作性的导管。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尔茂株式会社,未经泰尔茂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159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