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恶性胸膜间皮瘤的基于microRNA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80014962.0 申请日: 2014-03-12
公开(公告)号: CN105283205B 公开(公告)日: 2019-12-20
发明(设计)人: G·里德;N·范赞德韦克 申请(专利权)人: 石棉疾病研究基金会
主分类号: A61K48/00 分类号: A61K48/00;A61K31/713;A61K31/711;A61P35/00
代理公司: 31100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余颖;杨昀
地址: 澳大利亚新*** 国省代码: 澳大利亚;AU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模拟物 恶性胸膜间皮瘤 靶基因表达 肿瘤细胞 调控 治疗 恢复
【说明书】:

发明涉及对应于miR‑15/107家族的microRNA模拟物,和用于通过恢复对MPM肿瘤细胞中miR‑15/107家族的靶基因表达的调控,使用microRNA模拟物来治疗恶性胸膜间皮瘤(MPM)的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根据35U.S.C.§120要求2013年3月13日提交的美国申请序列号13/801,010的权益,所述申请的内容全文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发明背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分子生物学和癌症领域。更确切来说,本发明涉及对应于miR-15/107家族的microRNA模拟物,以及通过恢复对MPM肿瘤细胞中miR-15/107家族的靶基因表达的调控,使用microRNA模拟物来治疗恶性胸膜间皮瘤(MPM)的相关方法。

背景技术

恶性胸膜间皮瘤几乎始终是致命癌症,对其可用的治疗极少。迫切地需要新型疗法,并且失调microRNA表达提供了新型治疗靶的来源。

microRNA由RNA聚合酶II(pol II)或RNA聚合酶III(pol III)转录。参见Qi等(2006)Cellular&Molecular Immunology,第3卷:411-19。所述RNA聚合酶II(pol II)或RNA聚合酶III(pol III)源自初始转录物,称为初级microRNA转录物(初级microRNA),其一般长达数千个碱基。初级microRNA在细胞核中由RNA酶Drosha处理成约70个至约100个核苷酸的发夹形前体(前体microRNA)。转运至细胞质之后,发夹前体microRNA由Dicer进一步处理以产生双链成熟microRNA。然后,将成熟microRNA链掺入到RNA诱导的沉默复合物(RISC)中,其中所述成熟microRNA链通过碱基对互补性而与其靶mRNA缔合。在相对少见的其中microRNA碱基与mRNA靶完美配对的情况下,所述microRNA链促进mRNA降解。更常见地,microRNA与靶mRNA形成不完美异源双链,从而影响mRNA稳定性或抑制mRNA翻译。

多个研究已概括了mRNA基因在MPM中的表达,以便识别潜在靶,并且最近,起初为了诊断性目的,已使用来源于正常和肿瘤细胞系、MPM肿瘤和合并正常心包膜、或MPM和肺癌的样本,生成了microRNA表达谱。同样为了预后性目的,生成了所述表达谱,即,在不同类别的MPM肿瘤内。参见例如Busacca等,Am.J.Respir.Cell.Mol.Biol.42:312-19(2010)。然而,尚未在MPM肿瘤与正常胸膜组织之间进行广泛性比较。

另外,虽然较为容易在体外使用,但是在体内功效方面,microRNA模拟物通常效果不佳,原因在于两个问题:(1)活性差(包括低RISC结合和脱靶效应),和(2)非有效递送(与稳定性以及对作用部位的特异性/选择性分布相关)。

如所提及,多个研究已概括了MPM中的基因表达。这是为了理解疾病过程以及识别潜在靶。这些研究已表征了代谢和细胞循环基因在MPM中的一般上调,以及细胞凋亡基因的额外变化,所述额外变化伴有与耐化学疗法性有关的改变的细胞凋亡响应。目前为止,这些研究尚有待于揭示MPM肿瘤所共有的对表型进行遗传控制的支配性机制(overarchingmechanism)。然而,由于认为microRNA是基因表达的全局调节剂,所以microRNA表达的下调表示对基因家族的上调的潜在解释(即,microRNA表达的损失导致靶基因上调)。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部分基于对microRNA家族的识别,在MPM肿瘤样本中,与来自未受影响个体的正常胸膜组织相比较,所述microRNA家族被下调。具体来说,本发明人发现在MPM组织中,microRNA的miR-15/107家族的表达被显著下调。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可用于治疗MPM的双链microRNA模拟物。本发明的这种miRNA模拟物包含: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棉疾病研究基金会,未经石棉疾病研究基金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149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