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产生气态压缩氮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12282.5 | 申请日: | 2014-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527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31 |
发明(设计)人: | D·戈卢贝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德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J3/04 | 分类号: | F25J3/04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72002 | 代理人: | 张海涛,于辉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产生 气态 压缩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在蒸馏塔系统中通过空气的低温分离产生气态压缩氮的方法,所述系统具有前置塔(41),高压塔(42)和低压塔(43),并且其中
-包含在输入空气量中的所有输入空气在主空气压缩机(103)中被压缩,
-压缩的输入空气在净化装置(104)中被净化,
-净化的输入空气(1)在主换热器(2)中被冷却,
-冷却的输入空气的第一部分流(11)以气态形式被供给前置塔(41),
-冷却的输入空气的第二部分流(21)以主要液态形式被供给蒸馏塔系统(23,24),
-前置塔(41)具有前置顶端冷凝器(44),其是具有液化室和蒸发室的冷凝器/蒸发器形式,
-来自前置塔(41)的上部区域的气态馏分(51)被供给顶端冷凝器(44)的液化室并且在那里
-在液化室中形成的液体(52)的至少一部分(53)返回前置塔(41),
-低压塔(43)具有低压塔贮液槽蒸发器(45),其是具有液化室和蒸发室的冷凝器/蒸发器形式,
-第一氮产物馏分(65)以气态形式从高压塔(42)中排出,在主换热器(2)中加热,并且作为第一气态压缩氮产物(66)获得,
-第二部分流(21)的至少第一部分(23)被供应到前置塔顶端冷凝器(44)的蒸发室中,
-将冷却的输入空气的第三部分流(34)的压力下降(35)从而进行运行,
-为保持运行从而压力下降(35)的第三部分流(36)在出口的压力高于低压塔(43)的运行压力,
其特征在于
-为保持运行而被降压的第三部分流(36)被供应到低压塔贮液槽蒸发器(45)的液化室中,并且至少部分在那里被液化,
-液化的第三部分流(37,38)的至少一部分被供应到低压塔(43),
-此外,低压塔(43)具有中间蒸发器(46),其是具有液化室和蒸发室的冷凝器/蒸发器形式,
-低压塔(43)的中间液体的至少一部分在中间蒸发器(46)的蒸发室中被蒸发,
-来自高压塔(42)的顶端气态馏分(58)的至少一部分在中间蒸发器(46)的液化室中被液化,并且以这种方式获得的液体(59)的至少一部分(60)返回高压塔(42),并且
-多于35mol%,的输入空气量以作为气态形式从高压塔(42)排出的第一氮产物馏分(65)的形式,在主换热器(2)中被加热,并且作为第一气态压缩氮产物(66)获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多于45mol%的输入空气量以作为气态形式从高压塔(42)排出的第一氮产物馏分(65)的形式,在主换热器(2)中被加热,并且作为第一气态压缩氮产物(66)获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气态氮产物馏分(70)以气态形式从前置塔(41)排出,在主换热器(2)中加热,并且作为第二气态压缩产物获得。
4.如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少于30mol%的输入空气量以液态形式被供应到蒸馏塔系统中。
5.如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液态形式从前置塔(41)和前置塔顶端冷凝器(44)的蒸发室被供应到高压塔(42)和低压塔(43)的富氧流(105)的全部量少于输入空气量的14mol%。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液态形式从前置塔(41)和前置塔顶端冷凝器(44)的蒸发室被供应到高压塔(42)和低压塔(43)的富氧流(105)的全部量少于输入空气量的14mol%。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以液态形式从前置塔(41)和前置塔 顶端冷凝器(44)的蒸发室被供应到高压塔(42)和低压塔(43)的富氧流(105)的全部量少于输入空气量的1mol%。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以液态形式从前置塔(41)和前置塔顶端冷凝器(44)的蒸发室被供应到高压塔(42)和低压塔(43)的富氧流(105)的全部量少于输入空气量的1mo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德股份公司,未经林德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1228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