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阀开闭时期控制装置及阀开闭时期控制装置的驱动侧旋转体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80011351.0 | 申请日: | 2014-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086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发明(设计)人: | 朝日丈雄;野口祐司;安达一成;杉本祯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1L1/356 | 分类号: | F01L1/356;C25D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闭 时期 控制 装置 驱动 旋转体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阀开闭时期控制装置及构成阀开闭时期控制装置的驱动侧旋转体的制造方法,该阀开闭时期控制装置具备:与内燃机的曲轴同步旋转的驱动侧旋转体;在驱动侧旋转体的内周侧能够相对旋转地配置在同轴芯上,且与内燃机的阀开闭用的凸轮轴一体旋转的从动侧旋转体。
背景技术
阀开闭时期控制装置通过相对于构成驱动侧旋转体的壳体主体来控制从动侧旋转体的旋转相位,由此改变内燃机的进气阀或排气阀的开闭时刻。此时,壳体主体的内周面与设于从动侧旋转体的例如分隔部件相互滑动,但是在这样的滑动部分装配有密封部件,防止从壳体主体内的油压室的漏油。然而,在壳体主体由铝材等金属构成的情况下,壳体主体的内周面因与密封部件等的滑动而容易磨损,成为漏油的原因。因此,例如专利文献1那样,存在有在壳体主体的内周面形成了自润滑性树脂的覆膜或氧化铝覆膜等硬质层的阀开闭时期控制装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132415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1的阀开闭时期控制装置中,由于对壳体主体的整面实施铝阳极化处理,因此除了内周面之外,在开口部的端面也形成硬质层。氧化铝层(硬质层)通常沿着与铝材的表面垂直的方向生长。然而,在通过内周面和开口部的端面形成的缘部,氧化铝层的生长紊乱,有时其表面形状会变得不均匀。在壳体主体安装罩板的情况下,这样的表面形状的紊乱夹入于壳体主体与罩板的对合面,在两者之间产生间隙。该间隙成为从壳体主体内的漏油的原因。而且,壳体主体的开口部的端面的缘部是难以形成硬质层的部位,在形成硬质层的方向上容易产生紊乱。因此,存在缘部的硬质层相对于从动侧旋转体形成得薄或者从壳体主体的开口部的端面突出形成的情况。那样的话,在壳体主体的开口部的端面附近的硬质层与从动侧旋转体之间、或开口部的端面与罩板之间产生间隙。
而且,为了避免漏油,从动侧旋转体与罩板的空隙优选在不会成为从动侧旋转体的滑动的妨碍的范围内尽可能窄地设定。然而,当在壳体主体的开口部的端面存在硬质层而壳体主体的开口部的端面部分的厚度不均时,该空隙的设定变得困难,会导致发生漏油而控制响应性恶化的情况。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持壳体主体的滑动面的耐磨性、润滑性,且避免从构成驱动侧旋转体的部件彼此的间隙等发生漏油的阀开闭时期控制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阀开闭时期控制装置的特征结构在于,具备:驱动侧旋转体,其具有壳体主体及罩板,且相对于曲轴进行同步旋转,该壳体主体具有在沿着旋转轴芯的方向的至少任一方侧开口的开口部,该罩板与所述开口部的端面抵接而将所述开口部闭合;及从动侧旋转体,其由所述驱动侧旋转体包裹在内,在该从动侧旋转体与所述壳体主体的内周面之间划分形成提前角室及滞后角室,该从动侧旋转体与所述旋转轴芯呈同心状地与凸轮轴一体旋转,所述壳体主体具备形成在除了所述开口部的端面之外的表面中的至少所述壳体主体的内周面上的硬质层。
如本结构那样,具备形成在驱动侧旋转体的壳体主体中的、至少从动侧旋转体的一部分与驱动侧旋转体进行滑动的内周面上的硬质层,由此能够提高壳体主体的耐磨性。
另一方面,在壳体主体的开口部的端面未设置硬质层,由此在组装驱动侧旋转体时,开口部的端面与罩板的对合部分的紧贴性提高。由此,能抑制向提前角室或滞后角室填充的工作油从该对合部分的泄漏,能得到动作响应性良好的阀开闭时期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阀开闭时期控制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壳体主体为环状,所述内周面的所述硬质层形成至在所述壳体主体的轴芯方向上与所述开口部的端面相同的位置。
如本结构那样,内周面的硬质层形成至在壳体主体的轴芯方向上与开口部的端面相同的位置时,相对于设于从动侧旋转体的分隔部而硬质层的受压面积增加,因此硬质层的耐磨性提高。而且,从动侧旋转体的分隔部与形成至和开口部的端面相同的位置的硬质层抵接,因此能够抑制工作油的泄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信精机株式会社,未经爱信精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113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废气处理系统的压缩机
- 下一篇:蒸汽涡轮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