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固化性组合物、透明耐热材料及其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10954.9 | 申请日: | 2014-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264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井上浩文;向林美代 | 申请(专利权)人: |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F218/16 | 分类号: | C08F218/16;C08F26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11247 | 代理人: | 段承恩,李照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化 组合 透明 耐热 材料 及其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化性组合物。更详细而言,本发明涉及可通过固化得到耐热变色性、透明性、表面硬度优异的光学用树脂膜或片的固化性组合物、使该组合物固化而得的透明耐热材料及该透明耐热材料的用途。
背景技术
过去,使分子内具有多个烯丙基酯基的多官能烯丙基酯化合物进行聚合固化所得的固化物的透明性、耐热性、电特性、耐光性优异,被用作光学材料、电子设备、人造大理石、化妆板、不饱和聚酯树脂的龟裂防止材使用。例如专利文献1(国际公布第02/33447号小册子)(EP1331494)及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197102号公报)(US7989563)中公开了使用了多官能烯丙基酯化合物的光学透镜及膜,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1-22490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8-44357号公报)(WO2008/010588)及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7-299739号公报)(WO2007/117030)公开了使用了多官能烯丙基酯化合物的基板,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10-84008号公报)公开了使用多官能烯丙基酯化合物作为粘合剂的半导体装置。
近年,移动电话或薄型电视所代表的电子设备,因高功能化、小型化、薄型化、轻量化的需求高,因此一直在研究将使用于它们的光学部件的玻璃制构件替换成树脂制构件。作为玻璃替代用的树脂,需要接近玻璃的耐热性与透明性、以及比玻璃更轻且不易破裂的特性。
玻璃替代用的树脂,从具备良好的机械强度,具有该优异的透明性的观点出发,例如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碳酸酯(PC),但是玻璃化转变温度分别为70℃、140℃左右,耐热性不足,因此使用用途受限。
使多官能烯丙基酯化合物聚合固化所得的固化物,与聚对苯二甲酸乙 二酯(PET)或聚碳酸酯(PC)相比,虽具有较高的耐热性、透明性,但是在表示装置的前面板等用途中,不具有充分的表面硬度,除了透明性、耐热性外,要求更接近玻璃的表面硬度。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02/33447号小册子(EP1331494)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197102号公报(US7989563)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1-22490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8-44357号公报(WO2008/010588)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7-299739号公报(WO2007/117030)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10-8400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化性组合物,其具有光学用途所要求的透明性,适合制造表面硬度高,耐热性优异,线膨胀率低的膜、片或板,可使多官能烯丙基酯化合物聚合固化。
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们为了达成上述目的,对于将多官能烯丙基酯化合物作为聚合成分的固化性组合物进行了悉心研究,结果通过配合特定的具有烯丙基的化合物、例如三烯丙基异氰尿酸酯(TAIC)或三烯丙基氰尿酸酯(TAC)作为交联助剂,且并用具有羟基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系化合物,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涉及以下[1]~[4]的固化性组合物、[5]的透明耐热材料及[6]的透明耐热材料的用途。
[1]一种固化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相对于烯丙基封端烯丙基酯低聚物(A)100质量份,含有具有烯丙基的交联助剂(B)0.5~100质量份、多官能(甲基)丙烯酸系化合物(C)5~50质量份、且作为聚合引发剂(D)含有0.1~10 质量份的比例的光聚合引发剂(D1)和/或0.1~10质量份的比例的热聚合引发剂(D2),前述烯丙基封端烯丙基酯低聚物(A)含有具有通式(1)所示的基团作为末端基、且具有通式(2)所示的结构作为结构单元的成分,
(式(1)中,R表示氢原子或甲基,A1表示源自二羧酸的具有脂环式结构和/或芳香环结构的1种以上的有机残基。)
(式(2)中,A2表示源自二羧酸的具有脂环式结构和/或芳香环结构的1种以上的有机残基,X表示衍生自多元醇的1种以上的有机残基,其中通过X经由酯键可以形成以上述通式(1)所示的基团作为端基、以上述通式(2)所示的结构作为结构单元的分支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昭和电工株式会社,未经昭和电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1095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